鄒明
【摘 要】
目的:分析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的價值研究。方法:將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盲選方法緋聞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對照組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觀察組接受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CA125指標變化情況,隨訪1年后,評估兩組的再次妊娠情況。結果:兩組治療后的血清CA125水平與治療前相比較均明顯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治療后的CA12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成功受孕率及足月生產率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療效顯著,能夠有效降低CA125水平,提高再次受孕率,對患者的生育功能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術;孕激素;早期子宮內膜癌;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7. 33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021-02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常見上皮惡性腫瘤,多見于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后的女性,該病的發生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關。患者多伴有腹部包塊、陰道排液、陰道出血以及陣發性下腹痛等臨床表現。宮腔鏡電切術是一種新興微創技術,具有創傷小、術后預后好等優點,目前已被臨床廣泛應用。有臨床研究表明,給予子宮內膜癌患者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左炔諾孕 酮治療,有利于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1]。本文就早期子宮內膜癌采用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的應用效果作進一步探討,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盲選方法緋聞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觀察組:年齡36~69歲,平均(51.52±10.20)歲。對照組:年齡35~68歲,平均(50.59±10.23)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可進行后續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給予患者全麻,將10~12號宮頸棒置入宮頸,擴張宮頸口。將膨宮壓力維持在70.0mmHg,向子宮內注入1.5%的甘氨酸溶液,促使子宮完全充盈。將10.0mm電切鏡置入子宮內,使用5.0mm電切割環將子宮病灶區域及其病灶下的2.0~3.0mm處子宮淺肌層一并切除,電切環輸出功率為100W。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基礎上加用孕激素治療,方法為:術后第7d將52.0mg的左炔諾孕酮節育系統(生產廠家:Bayer Schering Pharma Oy,國藥準字J20090144)置入宮腔中,維持1年。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CA125指標變化情況,隨訪1年后,評估兩組的再次妊娠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x-±s±s表示,作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X2檢驗;P<0.05表明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CA125指標變化情況
觀察組的血清CA125水平為(6.73±1.40)KU/ml,對照組的血清CA125水平為(8.24±1.52)KU/ml。
兩組治療后的血清CA125水平與治療前相比較均明顯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治療后的CA12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再次妊娠情況
觀察組的成功受孕率及足月生產率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癌多發生于絕經期與絕經后女性,而年女性患者多是由于長期使用雌激素導致子宮內膜增生進而引起癌變。目前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癌主要采用放療、化療以及外科手術治療等方法。但由于內膜癌多為腺癌,多數患者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較差。因此可將手術治療作為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宮腔鏡電切術微創術式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以及術后預后好等優點,術中操作醫師可在直觀在觀察宮腔及宮頸管內的病變情況,能夠有效避免手術操作中對機體組織的損害,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此外宮腔鏡電切術在切除病灶的同時還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子宮,對年輕女性的正常生育功能影響較小[3]。孕激素能夠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從而改變子宮分泌期,抑制腫瘤增長,引起惡性腫瘤病灶凋亡[4]。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屬于孕激素,能夠有效改變子宮分泌期,促使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將宮腔鏡電切術與孕激素聯合應用,可顯著增加局部藥物濃度,提高治療效果[5]。本組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A12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的成功受孕率及足月生產率均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可見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療效顯著,能夠降低血清CA125水平,提高再次妊娠成功受孕率。
綜上所述,給予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可顯著提高再次妊娠成功受孕率,最大限度的保護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在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春艷, 田燕妮, 劉晨,等.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對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J]. 中國綜合臨床, 2016, 32(4):332-334.
[2] 周勤英.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對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J]. 長治醫學院學報, 2016, 30(6):455-457.
[3] 顏艷.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對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生育功能的保護作用[J]. 北方藥學, 2017, 14(1):182-183.
[4] 王國艷.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孕激素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74-75.
[5] 李增軍.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激素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的效果及對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15):281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