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琴
一、核心素養
近些年有大量的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案例,這一理念是在2005年被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希望借助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在基礎上教育當中的目的內容,尤其是核心的能力、知識以及情感態度等,從而保障學生可以更好地適用社會環境,從而滿足個性化的發展需求[1]。
2014年,教育部門頒布了關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意見,首次從官方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同時將這一理念深入落實到了基礎教育課程、立德樹人目標等方面,對我國基礎教育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2]。從意見中可以明確核心素養的概念:“學生在相應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且能夠適應個人終身性發展、社會發展的人格品質與關鍵性能力。”按照意見當中的內容有必要對小學教育當中數學科目的教學進行改進。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考
1.創建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數學課本身就來源于自然與生活,自然是數學知識的倉庫。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并從自然與生活中獲取數學知識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些有創意的問題情境、動態情景或是生活化情境,使課堂更加有情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
例如,在講解“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當中的案例進行教學,如在課堂當中模擬開展各種“買賣”活動,讓學生分別充當相應的買家和賣家,通過交易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加減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以生活能力為學習目標,培養自身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可以間接地培養自身在生活當中的數學應用能力,確保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2.注重技巧培養,提升數學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解題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解題過程中必然會應用到大量的數學思想與解題方法、技巧,這就需要教師在解題過程中不斷地滲透數學思想,幫助學生意識到題目的內涵,同時在解決題目的過程中可以更加快速,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問題,并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滲透相應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在解題方面的能力與技巧,同時在思想滲透中引導學生盡可能快速地尋找到解題思路,在數學方法的滲透中可以讓學生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這一題目的教學中,因為計算數量龐大,所以無法借助通分的方式計算,哪怕是應用通分也很容易出錯。對此,便可以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畫出相應的圖形,之后讓學生接著繪畫,從而快速尋找到解題的方法。先畫出一個大的正方形,并在其中繪畫出—,然后再畫出—,此時部分學生可能已經知道了其中的奧秘,之后便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這種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的本質,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妥善開展核心素養的教育不僅是對學生應試能力的一種培養,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思維、轉變等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借助數形結合,培養學生將抽象的數量關系以直觀性的圖形表現出來的能力,從而實現提升數量和空間形式的直觀特性,促使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真實、生動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今后,教師仍然需要不斷地探討和創新教學方式,基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因素改進教學措施,力求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全面性提升,達到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炳意.彰顯學生主體:核心素養取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意蘊與路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12):52-54.
[2]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著力培育核心素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