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芋
一、開放性評價的必要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建立法治教育開放性評價是提高學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教師可以通過評價結果對學生的法律知識進行了解,以便在教學中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并且開放性評價是對法律知識、信息的有效指導,其目標明確了在教學中主要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法治素質的培養。這種開放性的評價不僅是為了檢查學生在法治教學中的表現,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
二、思想品德教學中實現法治教育開放性評價的可行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可以將考試目標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同時將創新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安排,不但可以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同時還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放性評價教學時,應注重教學過程,關注過程中的差異現象,注重探究性,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開放性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網絡不僅給學生帶來了方便以及大量的知識,同時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在法治教育中,引導學生對網絡進行選擇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也是開放性評價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網絡、游戲、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法治知識的認識。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施行法治教育開放性評價的有效措施
1.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創新法治教育的教學理念及方法
從當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來看,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但對學生法律知識傳授過少,忽視了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為此要通過開放性評價教學模式對學生展開法律知識的教學,將法治教育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問題中,了解法律意識,從而通過開放性的實踐教學,讓教學更有說服力,使抽象的知識點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更加容易對知識進行理解[2]。同時,隨著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發展,很多學生會對法律教育內容感到迷惘,通過開放性的生態教學模式,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提出課堂教學的主體性、開放性,以及整體性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法律知識,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
2.深化教育改革實踐,促進法治教育的持續發展
通過開放性評價教學不僅可以促進教育改革的有效發展,同時在思想品德法治教學中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法治素養,并高效地實現法律教學目標。運用開放性評價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應順應當代教育的改革目標,在初中法治教學中深入教育教學情境,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從而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
3.構建和諧的法治教育教學關系
通過思想品德法治教學,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對法治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從而有效地實施開放性評價教學體系。教師應該遵循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學生提供適合其發展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充分發揮最大潛能,從而有效地在思想品德法治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質。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將這種開放性的生態課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發展教育教學中,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學。
總而言之,探索初中法治教育的開放性評價方式,對學生全面發展法律意識以及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運用這種開放性的評價,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促進教育改革的有效發展,實現創新教學。
參考文獻:
[1]周作玲.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融入法治教育[J].新教育,2018(8):37-38.
[2]張金國.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進行法治教育[J].信息化建設,201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