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鳳
一、鄉村小學管理的現狀
1.學校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方法
農村小學比較缺乏管理人員,且這些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有待加強。一些小學管理者同時也是教師,導致疏于管理,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此外,一些管理人員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墨守成規,不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管理方案,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學校難以得到發展,不能滿足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1]。
2.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缺乏力度
由于農村小學基礎設施不夠健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不能按照預期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所以應付了事。同時,一些教師也過于關注自身利益,沒有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管理人員過于看重業績,缺乏人性化管理,忽視教師的感受,導致教師缺乏教學熱情,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3.留守兒童管理存在難度
因缺乏家人的關懷,導致一些學生性格孤僻,不愿接受教師的管教,部分留守兒童厭學、破壞班級秩序甚至經常逃課,這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也給鄉村小學的管理提出了難題。
二、優化鄉村小學教育管理的措施
1.發揮創新思維,突出辦學特色
學校管理人員要創新管理思維,結合學校特點深入貫徹育人理念,不但要確保教學質量,完成各級教學指標,更要突出辦學特色。鄉村小學要始終堅實“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首位,管理人員要通過先進思想的指導保持教師隊伍的先進性,并實現各管理部門的互聯互通,讓學校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在辦學特色上也要結合多種元素,如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要結合當地的人文風情和地理文化打造民族小學。
2.注重人文關懷,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些鄉村小學由于資金不足,會影響到辦學質量,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和機構投入資金以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保障教學活動的開展。此外,學校要營造和諧的校園風氣,采取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具體表現在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把控、對教師工作的尊重以及對其生活的關心。同時,還要注重教師的人文關懷,提升教師的福利待遇,完善改革方案和教師管理條例,做到獎罰分明,從而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此外,學校為了加強教師的執教水平,需要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晉升通道,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3.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是鄉村教學和管理的主體,在教學中,不能因學生成績上的差異就區別對待,而要更加關注學困生和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從學校管理來說,學校也要進行德育的宣傳,要經常提升教師的思想,讓教師感受到教書育人是無比崇高的職業。同時教師需要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學生樹立榜樣,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學生就會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祖國、愛學校[2]。
4.關愛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鄉村教育中的特殊群體,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條件而外出打工,然而很多學生并不理解家長的用心,甚至對抗家長,也不服從教師的管理。因此,教師要想提升鄉村小學管理的工作質量,就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引導和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在學校的生活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并鼓勵留守兒童和教師積極溝通,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惑。此外,留守兒童的人格應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師不可帶有偏見,要走進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成長。
鄉村的教學事業整體上在不斷發展,但是存在的問題也需要得到解決。因此,學校管理人員要創新思維,突出辦學特色;注重人文關懷,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這樣才能促進鄉村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桂華.關于我國鄉村小學學校管理現狀及優化路徑[J].未來英才,2017(19).
[2]賈趙輝.農村小學學校管理現狀及策略探討[J].時代教育,2018(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