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榆涵
【摘 要】 隨著各種生物生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方便、快捷的檢驗需求不斷增加,即時檢驗(point-of-care testing, POCT)這種靈敏而便捷的檢驗方式正在醫療檢驗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查詢了解POCT的基礎知識和相關應用后,本文從POCT的分析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前景四個方面來介紹POCT的發展現狀,對未來可能的應用領域作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 POCT;生物技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93-01
引言
即時檢驗又被稱為床旁檢驗,顧名思義,是在患者床邊就能進行的檢驗,其便捷的特點可見一斑。如今檢驗醫學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檢驗儀器的小型化、智能化,二是檢驗流程的簡單化。而POCT的發展不僅帶來了便攜的儀器,還簡化了樣品預處理和分析的步驟,對于檢驗流程的簡化有很大的作用。現階段POCT在臨床技術和家庭醫療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經顯現,不可或缺。
1 POCT常用的分析技術
1.1 干化學法測定技術 即直接讓樣品在固體載體上發生呈色反應的測定方式,又能分為單層試紙技術和多層涂敷技術這兩種。單層試紙技術包括尿液干化學分析法;多層涂敷技術則主要應用于血液化學成分(如脂類、糖類、蛋白質等)及一些血藥濃度的測定。
1.2 膠體金免疫標記技術
是以膠體金為示蹤標記物利用抗原抗體反應標記抗體的技術。這一反應可以快速地檢測蛋白質和多肽類抗原,常用的主要有金免疫層析法和斑點免疫滲濾法,方便快捷,廣泛應用于POCT技術中。
1.3 生物傳感器技術
生物傳感器對生物物質敏感,而且能把濃度轉化為電信號來進行檢測。它的準確性高,速度快,且可以進行超微量的分析。生物傳感器種類多,應用廣,可用于檢測細菌、病毒、激素、藥物等,也可以對生物體液中的電解質等物質進行超微量的分析。
1.4 微流控芯片技術
微流控芯片能將對樣品的分析過程集中于芯片上,來實現對核酸、蛋白質等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有集成度高、準確性好、試劑消耗少、反應速度快等優點。隨著微創采樣技術和納米技術等有關技術的發展,它將在功能深度和應用廣度上有進一步的提高,日漸成為構建POCT系統的核心技術。
1.5 紅光和遠紅光分光光度技術
紅光和遠紅光分光光度技術多用于經皮檢測儀器中,它可以對血液中膽紅素、葡萄糖、紅血蛋白等成分進行檢測。無需抽血,避免了創傷和交叉感染。
1.6 其他技術
還有免疫層析技術、圖形分析、微流體技術、納米技術和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等。
2 POCT的應用領域
2.1 心血管疾病檢測
急性心肌梗死(AMI)一旦發病,就會很危險。但如果能夠趁早檢測,及時診斷,患者就能得到更及時的救助。這就需要通過檢測特異性高、出現變化早的心肌標志物來實現了。本文將從BNP、肌鈣蛋白-1、Myo和CK-MB這四種心肌標志物來作介紹。
2.1.1 B型鈉尿肽(BNP)的檢測
BNP是心肌標志物中早期檢測AMI的一個良好指標。檢測BNP能夠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做出及時的診斷,還能判斷急性呼吸困難是心源性的還是肺源性的。在診斷AMI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1.2 肌鈣蛋白-1(CTnI)的檢測
肌鈣蛋白-1在這四種心肌標志物中,對于心肌的損傷靈敏性最高,特異性最好。心梗發生4-8小時后,它的濃度開始上升,待8-16小時達到峰值后,便保持穩定。穩定后這一濃度峰值可以維持足足5-10天。
2.1.3 肌紅蛋白(Myo)的檢測
分子量小的Myo,含量在心肌梗死發作1-2小時時就開始增加了,達到高峰時僅過3-8小時,反應敏感,增長最早。Myo的數值與疾病的預后息息相關,在預測死亡率方面更是有著重要的作用。
2.1.4 CK-MB的檢測
CK-MB可以在無法檢驗肌鈣蛋白-1時作為替代,因為它也有較好的特異性。對于它和肌紅蛋白的檢測在了解AMI后有無再梗死,梗死區域有無再擴大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2 糖尿病檢測
2.2.1 血糖的檢測
隨著便攜式血糖儀在醫院廣泛應用,走進各家各戶,成為臨床和家庭當中最常用的檢測工具。只需極少量的全血標本,便攜式血糖儀就可在數秒內獲得血糖指標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從而延緩各種并發癥的產生。
2.2.2 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
比起血糖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更為穩定,且能反應1-2個月內血液內葡萄糖的平均水平,這就使它成為了診斷和治療糖尿病過程中療效監測的重要指標。
2.2.3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有助于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以及其他腎病的診斷和進展,并在腎功能尚可逆時及時采取措施,中斷微血管損傷延緩或阻止并發癥發生。
2.3 感染性疾病檢測
POCT可檢測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幽門螺旋桿菌、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也可用于乙肝五項、HIV、HCV、梅毒的抗原抗體定性快速檢測,手術前傳染病四項檢測和內窺鏡前的肝炎篩查等。比起傳統的培養法或染色法,POCT在診斷微生物上更加快速和靈敏,這就能讓那些小型的醫療機構和一些私人診所也能快速地得到準確結論,從而使基層醫療得到新的發展。
2.4 血氣和酸堿平衡檢測
POCT對于血氣和酸堿平衡的快速檢測給急診和ICU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監控手段。POCT血氣分析儀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醫院和醫生所接受,已經大大提高了診斷治療的效率。
2.5 其他方面
在檢測凝血功能,血紅蛋白定量與血細胞計數,快速檢驗過敏原和優生優育等方面,POCT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3 現階段POCT的局限性3.1 儀器的準確性問題
在POCT給醫護人員和患者帶來便捷快速的檢測方式的同時,儀器本身的檢測準確性也應引起人們的關注。POCT設備的檢驗結果應盡可能要與常規實驗室的檢測設備接近,盡量減小誤差,提高診斷準確性,切忌以犧牲準確性的方式來達到快捷的目的。另外,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在準確性的保證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2 操作人員的操作標準問題
POCT大多由一些非專業檢驗人員來操作,因此操作起來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使得最終的結果與準確結果有所偏差,就可能導致錯誤診斷。若對POCT操作人員進行恰當、適度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或許這種情況就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另外,不同操作人員的不同操作習慣、不同評判標準等主觀因素,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檢驗結果,因此,建立起一個更為客觀的操作標準和評判指標,會提高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3.3 先進技術的成本投入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應用到POCT中,成本問題就漸漸顯現。對于生物傳感器、微流控芯片等先進高端技術,成本控制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另一方面,對于一些要逐漸普及,進入家庭的POCT儀器,價格控制就成為了能否成功普及的關鍵之一。因此找到價格更為低廉且性能好的原材料至關重要。
4 POCT發展前景4.1 應用領域的發展4.1.1 急重癥領域
對于那些較緊急,需要立即得出診斷結論的疾病;危險性高,需要趁早作出相應措施的疾病以及指標變化快,需要及時動態監測的疾病,POCT將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由此看來,中毒、急性感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禽流感甚至癌癥、埃博拉和艾滋病都可能會成為未來POCT應用的領域。4.1.2 家庭健康監測領域
若家庭中的POCT儀器能夠滿足人們健康管理的需要,方便家庭成員日常檢測、獲知和掌控自身身體情況,那將大大提高人們的健康狀況。4.2 分析技術的發展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分析技術將融入更多的先進科技,設備將進一步簡化,從而走進更多醫院和家庭中。以微流控芯片技術為例,POCT儀的微流控芯片正呈現著芯片紙基化的趨勢,慢慢替代原先以玻璃、硅片、高分子聚合物為基材,高成本,制備過程繁瑣的傳統微流控芯片。且設備將更加的信息化、智能化,未來有可能實現儀器連接家庭信息系統,智能電子設備,從而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實現個性化的服務。
5 總結
隨著應用技術的發展和就診觀念的轉變,POCT在臨床檢測和家庭醫療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若能夠漸漸發現和解決POCT在臨床應用和家庭應用中反應出來的問題,使POCT儀器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POCT勢必會在醫學檢驗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各種POCT儀器也將漸漸普及,幫助人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情況,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POCT的發展及應用現狀[J].董家書,蔣麗君.醫學研究雜志,2009,38(10):121-123.
[2] POCT的臨床應用及存在問題[J]. 萬本愿,姜青龍.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1(04).
[3] POCT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 李新軍,王成彬.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5(02) .
[4] 面向POCT應用的微流控芯片技術綜述[J]. 李曉瓊,楊春華,潘邵武,韓杰,況玉香,施青峰.世界復合醫學.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