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勛
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高考理科狀元,畢業于南寧市第三中學,現就讀于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重度強迫癥患者,喜歡把一切都搞得井井有條。“嗜睡如命”,半吊子佛系青年,永遠無法停止異想天開的幻想家。
保“量”增“質”
學習不是一個盲目追求數量的過程,它更像一個工廠流水線,不僅要保證產量,還要通過調節加工環節來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一味地追求題目的數量不見得能提升自己的水準。
高考的最后階段,刷錯題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很多同學不相信我是那種刷題不算多的人,覺得我“留一手”。我不是不刷題,只是不濫刷。當時我的數學成績基本穩定在140分左右,失分的地方就只有導數壓軸題。在做一些套卷的時候,我會重點寫導數題,其余題目簡單寫一下思路或是對著答案過一遍。當然,每個周末我會按正常考試完成一套試題以保持手感。
臨考Three Tips
除了選擇性地做題,下面是我高中時覺得頗有益處的tips,與大家分享。
資料的分類整理很重要。我有一鐵哥們兒同桌,用“書山”來形容他的桌面真是再貼切不過。找資料,走運時花幾分鐘就能找到;不走運時資料找不到,那座“書山”也會轟然倒塌。我喜歡把東西(包括學習資料、文具和雜物)分類整理。我的班主任有言:“從一個人的桌面便可以看出他對學習的態度。”
考前復習時間,很多學校都采取了自習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節奏查漏補缺。有些時候,也不乏某位老師借機滲透,占了晚自習來講解題目或做其他安排。本來計劃晚自習寫作業,老師這一攪和,什么作業也別想寫完,真是非常揪心。無可奈何之余我們得有靈活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后來我發現了便利貼這一神奇工具。通常我會把當日需要完成的任務按照重要程度在便利貼上排下來,不標明時間,盡量保證當天完成大部分較重要的任務。有計劃、有質量、重效果,每天學有所獲就好。
重要的考試前,一定要睡好覺。我個人嗜睡如命,高三學習緊張,晚上的睡眠時間只有六個多小時。為了滿足心理和生理需求,我一定會在中午補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覺。為了晚上能好好入睡,我會給自己施加諸如“結果如何還未可知”“今天已經過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定會更好”此類的心理暗示,或者聽幾首歌來緩解壓力。
一人,一月,一教室
無論方法如何,真正的修行還得在于個人,堅持和努力缺一不可。我曾參加過物理競賽,也幸運地進入了省隊。那段備戰競賽的日子,用我班主任的話,就是“一個人,一間教室,一個月”,確實如此。累嗎?累!孤單嗎?孤單!但這一個月的體驗是有價值的,為我后來備戰高考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