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軒



北上的列車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未曾想過會以南國孩子的身份踏上這輛北上的列車,來到北京求學。高考后,盡管在志愿欄上任性了一把,但深有“自知之明”的我,內心充滿對未來南下或是駐守上海生活的好奇,從未想過,當初填在志愿表上遙不可及的夢想,真真切切換來了一紙鮮紅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當我把錄取通知書遞給母親時,我感受到她面孔上表情的變化。從一開始欣慰與開懷地咧開嘴角,到嘴角逐漸恢復平靜,母親開始露出不舍的神色,一個人嘀咕起來:“你啊,上學讀書離家里越來越遠,幼兒園在家門口,小學隔條街,初中坐公交,高中換個區,到了大學索性跑出上海了……”
就這樣,懷著滿腔的期許和對未知的。瞳憬,我終于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一路向北。
初入燕園識“一塔湖圖”
北大有個雅致的別名叫作“燕園”,踏入燕園的第一天,我便信步游走于校園,渴望同這片數百年來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圣土虔誠對視,希望他能將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嵌入我的血液當中。
從單車白襯衫聚集的生活區一路走出,經過氣勢磅礴的圖書館,遠看一眼人流不息的教學樓群,循“一塔湖圖”而去。高聳挺拔的博雅塔矗立在郁郁蔥蔥的松柏間,多了幾分厚實,似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默默站在湖畔,縱觀風云變幻。那緊鎖的塔門,如同這位老人緊閉的心扉,飽含人生的悠悠歲月。
波紋細密的未名湖在陽光的折射下泛出點點金光,交相輝映的湖光塔影吸納了萬千北大學子的智慧靈氣,凝聚出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圖騰。湖邊的風撥動綠葉拂過臉頰,似乎在暗示這四年光陰定能將我塑造成一個“心懷正氣,胸懷天下”的青年。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得對我的人生負責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我足夠多的自由選擇空間。大大小小的升學與人生抉擇,他們只會給我提供信息做參考,最終決定權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母親一直強調,“你要學會做一個負責任的人,而責任就和每一個你所做的決定掛鉤,我們希望你自己做每一個決定,也希望你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負責”。就這樣,從小升初的學校選擇,到初中放棄競賽奮力中考的選擇,再到高中放棄自招和出國,靜心高考的決定,以及大學專業方向的改變……我一路主宰自己的生活,無論前路光明還是沿途坎坷。
作為一個人生閱歷并不豐富的少年郎,我在選擇中也走過一些彎路。受社會評價的影響以及內心對富足生活的渴望,我選擇經濟學院作為我的第一志愿。而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才幡然醒悟,當初做的這個決定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興趣,學期結束,既學無所獲,又學無所樂。
我自認是一個對社會現象與話題敏感的人,相比金錢數字的變化,或許社會與人心更讓我想一探究竟。人生難免選擇失誤,只要及時讓自己回到適合自己的正軌,也并無大礙。于是,沒有猶豫、沒有糾結,大一第一個學期末,我從經濟學院轉至新聞與傳播學院,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廣告專業。
一個廣告人的自拍
廣告學,作為社會科學下的一門三級學科,和傳播學、商學、藝術學都密不可分。老師說過,“這是一門新生的學科,還在不斷蓬勃發展中,而我們將其作為研究方向進行學習,也不僅僅需要學習過去的理論與知識,更重要的是放眼未來于當下,讓思想跟上社會的潮流”。
這是一門“新”學科,其實不僅是廣告學,任何一門社會學科皆是如此。人類每天都呈現出不同的新面貌,微小的個體變化,帶動社會變遷始量的積累,促成質的轉變。研究廣告,就是研究人們的心態變化與興趣所在,只有善于觀察社會潮流,迅速準確地預測潮流走向,才有可能做出吸引人的廣告。
同時,廣告研究需要有扎實的社會學科基礎和綜合性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研究廣告的我們廣泛研習,對傳播學、商科和藝術學等相關學科都有所涉獵,進而在學習中總結出廣告學自身的研究特點,將廣告學從以上任何一門學科的附庸地位中獨立出來,明確其置身在整個當代學術格局中的定位。
從學習到就業,從學術到實戰,廣告專業體現出“自由和無盡的可能性”。我想,廣告專業的學生,不應將“廣告”視為單純的學習,更應將其視為一份使命與責任,“盡己之力”使廣告學科研究不斷完整化、完善化。
我比你厲害
在北大,匯聚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幾乎每個人都有輝煌的過去,每個人都曾有作為佼佼者的優越感。
當這樣一群“傲氣”的人聚在一起,難免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優秀可以是一種習慣,但不應該成為一種負擔。北大這兩年教會我的是,去放平心態,尋找平靜,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去探尋勇氣,去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東西;要將自己視為魚苗,在未名湖的滋養下,去享受逐漸成為大魚的過程。踏踏實實為人、沉沉穩穩做事,真心為他人的進步鼓掌,在快樂情緒的感染中奮力向前,這樣才不至于迷失自我。
忠于內心,才能避免被淹沒在茫茫的未名湖水中。所謂忠于內心,即快速清楚地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明晰自己的學習方向,同時抵抗外界評價的干擾,鉆研學問。
身處在這個媒介泛濫、信息爆炸的時代,作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一名學生,必須保持一份珍貴的理智和抽離感;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要想做好新媒體,就必須從時事中抽離,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觀地看待這個社會;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不僅要有緊追熱點的敏感性,更要有不被媒介信息淹沒的理性和定力。
在北大學習可能會有壓力,但這并不妨礙我給自己定下一個高目標,只有更高的目標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潛力。不怕失敗,不要止步不前。
未名湖是片海洋,希望游到彼岸時,自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魚。
北京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
經濟學、法學、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地質學、微電子學、核技術、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哲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生物科學、藥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城市管理、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金融學、理論與應用力學、能源與資源工程、環境工程等
國家級精品課程
中國古代史、鄧小平理論、細胞生物學、大氣探測學、電磁學、人體生理學、生物化學、現代漢語、法理學、彈性力學、近代國際關系史、世界近代史、高等代數、數學物理方法、實驗心理學、藝術概論、哲學導論、政治學原理、遙感概論、圖書館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刑法學、數理統計、眼科學、數據結構與算法、量子力學、影視批評、行政管理學等
廣告類特色院校話題
浙傳的廣告系在桐鄉校區,廣告專業有影視和策劃兩個方向,設計方面有挺多課程。學校鼓勵學生參加廣告比賽,通過實踐的方式,將理論知識運用理解。
@一葦Lee
浙江傳媒學院廣告學專業
我們班幾乎沒有人就職于廣告公司,基本上都是去互聯網企業做產品運營。廣告學大學的課程就業后很少能用到,反而是與互聯網專業相關的內容“常見面”。比如我剛畢業時,公司領導問:“你認為如何統計互聯網廣告效果?”這是書本教材上絕對沒有的。學院會為每位學生介紹不錯的實習機會,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還可以跟著老師做項目。
@羊羊 華中科技大學廣告學專業
上海師范大學廣告學專業為教育部特色專業。課程體系以“基礎+專業+綜合”為主:基礎課程涵蓋人文素養與學科平臺課程;專業課程強調廣告創意傳播技能的想象與執行;綜合性課程則由導師教學,訓練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專業技能。上師大的金定海教授是中國廣告行業的學術領頭人,實力不可小覷。加之上海本身廣告氛圍很棒,學生的想法創意有機會通過參加各類比賽得到展示。
@丁丁 上海師范大學廣告學專業
中傳廣告學院本科目前有廣告學(品牌傳播方向和新媒體網絡方向)、公共關系、藝術設計等專業細分。其中,只有藝術設計需要一定藝術基礎,其他專業的學習以理論知識為主。廣告學院實踐機會非常多,老師也有意識去引導學生運用理論。課程中會涉及一些藝術和技術的課程,如美術史、藝術專題研究、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等。
@Lily Qian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專業
閩江學院的廣告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在中國大學本科專業2017—2018年廣告學專業排行榜中躋身前十。廣告學屬于中文系,就業方向明確,老師也比較有意思,課程不會死板。專業老師大概每學期會請業內人士開展兩次左右的講座,增進我們對廣告行業的認識。
@我愛吃魚 閩江學院廣告學專業
廈門大學廣告學專業隸屬新聞傳播學院,偏向媒體運用,側重營銷。廈大是我國第一個開設廣告學專業的院校,歷史悠久,但因其地理位置遠離“北上廣深杭”,就地取材機會并不多。廈大培養了諸多廣告學頂尖人才,學校自編的廣告學書籍成為很多大學廣告學專業教材。
@師師 廈門大學廣告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