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軻 楊冰
摘 要 本文在高職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之上,總結了幾方面有利于高校創業人才培養的理念,并從改革思路、具體改革內容、實施方案及計劃等角度,談論如何更好地建設高校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增強創業教育,對于增強學生就業技能,使學生就業率提升等都具有難以估量的意義。
關鍵詞 創業型 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26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ining plan of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ral concepts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how to build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form ideas, specific reform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plans and plans. Strengthen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of incalculable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students' employment skills and improving student employment.
Keywords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0 引言
人才培養模式實際上,就是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及把與之有關的若干要素實施、重組、整合,而形成的一種系統結構,它的涵義蘊蓋了四個層次的內容:(1)培養規格和目的;(2)為培養規格和目的的實現而產生的全部教育的階段;(3)為實施這一階段的一整套管理和評估制度;(4)與之相匹配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要以適宜的條件促使創業型人才的形成,需要深刻探究傳統培養模式的缺陷,領悟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內在,整合系統原始數據,探求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以及針對這種情況而采取的處理辦法。
我國大學擴招前后,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都是被機械的,以研究型和應用型加以區分,而教育理念上,則死板的認為大學生畢業以后就是繼續升學和就業這兩個狹窄的選擇方向,將創業教育提高到,與一般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因而我國培養出來的“天之驕子”中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是屈指可數。這是家庭教育的缺乏,也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缺失。因此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教育就顯得尤為突出。而傳統管理教育,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是,一般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著重要求的是,在一個相對不變的環境體系中如何進行最快最優的決策。創業教育的缺乏,扼殺了學生的創業精神,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利用創新型人才的培育。總之,增強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的位置提升到,與傳統就業型教育、學術型教育齊頭并進的位置,使廣大學生就業技能提升、拓展學生就業范圍,使畢業生就業率大大提高等都具有非常現實和重大的意義。
1 食品加工技術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總思路、內容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1.1 改革的總體思路
依托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河南省“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在許昌開展創業教育。許昌有其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和條件,眾所周知,許昌是三國文化、臘梅文化、陶瓷文化、煙草文化、中藥文化的故鄉,素有魏都、花都、鈞都、煙都、藥都“五都”之稱。自2001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創建全過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走出了一條具有許昌特色的創建之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許昌的學生也普遍具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業勇氣,這個氛圍是好的,奠定了一個基礎。我們還邀請了優秀的企業家,比如,胖東來商貿集團食品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為學生進行現身說法,既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又傳授學生創業的經驗和技能。基于此,把突破口放在創業教育上,全面推進我院的教育教學改革,使整體人才培養規格得到較大的提升。
1.2 食品加工技術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改革內容
改革目標:
面向食品加工技術類專業學生,以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業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創業課程模擬訓練、創業活動實習實訓、創業班等多種形式,精心細心、科學規劃、整體布局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對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學生重塑創業知識、提升創業意識、增強其創業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創業精神的重新塑造和培養,進一步鼓舞廣大學生的創業情感,扭轉廣大學生的就業理念,開拓廣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加強學生獲得機會、把握機會,并且利用機會和創造機會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和輸送更多、具有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的創業型人才。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通過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業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講解和傳授等手段,開拓廣大學生的創業動機,改觀廣大學生墨守成規的意識,增進廣大學生的創業精神,進一步提高廣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
(2)通過創業實習實訓課程、創業情景模擬訓練等手段,結合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課程理論學習,增強廣大學生創業的各種本領,比如:資金的融資、機遇的識別、企業的談判、工作激勵機制、團隊管理能力等技能,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通過創業相關課程的教育、創業商業計劃書的審定和撰寫,提高學生對創業基本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比如:稅務、市場營銷、法律、管理等等。
(3)通過學長們的創業成功案例分享心得和成功歷程,以及邀請的知名企業家來院講學等手段,教育學生,要積極地帶著愛和信仰去創業,將胖東來商貿集團食品分公司的理念“開心購物胖東來”積極傳達到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深處,使廣大學生認識到,創業是最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實現,是自身價值的體現,是自我社會價值的體現,使廣大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創業的辛苦和快樂,匯集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既磨練了年青人的意志毅力,培養其開拓精神,同時又積累了經營管理的經驗。
2 食品加工技術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
2.1 尊重大學生個性,著力培育創新素質
創新素質的培育和提高,首先要求轉變教育理念。以前這種重共性,以及輕個性的觀念需要改變,要初步轉變到不以具體情境為轉移的特質性,注重人才素質的自我效能感是跨情境的。守舊的教育模式在對待廣大學生中,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本參考書目,同一個授課計劃和總結,同一種授課方式,使得未來祖國的接班人沒有特色,培育出的學生如出一轍。實際上,每一個學生個體都有其特色的一面,如果能將其潛在的不同點充分發揮出來,某些獨特的品質往往也就成了他創新素質的表征。因此,要著力培育廣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就首先要求,重視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在大學期間,就應該更多地提供給大學生建立一個廣闊的知識視野的機會,提供給大學生一種伴隨人生過程的終身學習的理念、一種終身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的意識。
2.2 從實用性出發,加大課程體系的改革,調整和增設創新創業類課程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從學生應有的基本的,比如管理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等來總體設計、優化,進行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系列課程的改革。在課程體系的改革方面,把核心放在能力培養上,致力于突破原有的課程的輪廓界定,偏重于一個系列、一個課程體系等的所有課程的,統一的有機結合,針對廣大學生的不同興趣,構建“能力主導型”的課程新體系,引入來自于食品加工過程的、企業一線的、相關性比較強的、觸類旁通的課程,這些新增設或者調整的課程,必須滲透現代食品前沿的觀點、方法和技術,把延伸發展的觸角也涉及到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當中來。
2.3 創新教學方法,強化技能訓練和培養
在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教學過程的一些教學方法墨守成規,已經無法滿足突飛猛進的現代食品加工過程的總體要求,也很難使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要不斷引導廣大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適時運用自我監控策略,對其訓練方法、過程、結果進行及時反饋、評價與調節,從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在“鼓勵創新”的社會背景下,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實踐活動之中,強化技能訓練和培養,實施專業拓展教育,使知識相互滲透,為廣大學生達到一專多能打下堅實的基礎。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引導學生創新思維,學習探究創新的思維方法。通過親自感受,體驗及時獲得信息的樂趣,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2.4 打造創業型師資隊伍
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的大學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教師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兼備嫻熟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將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系統而有機地融合,充分挖掘和充實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結合我院創辦的胖東來食品專班,我們可以將教學一線的教師放到企業一線去,增強教師轉變成師傅的能力;我們可以依托學院建立的模擬仿真實驗室、三條生產線,將教學一線的教師放到生產線去,增強教師動手操控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學院創辦的創新創業園,將教學一線的教師放到創業園去,增強教師接觸新鮮事物、及時改觀陳舊思想的意識;我們也可以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等,增強教師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其創業能力教育。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調整為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成為卓越的課堂研究者、決策者、開發者。教學方式從講授式、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案例式、探究式,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思索。在原有成功經驗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類型的創業興趣,增加企業家講座次數,多創建廣大學生外出到企業實習實訓的機會。另外,組織更多的創業班學生參加到全省乃至全國“挑戰杯”、“發明杯”“彩虹人生”等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創新創業計劃中,通過撰寫商業計劃書、參加省級及國家級大賽,進一步使學生創業思路更加清晰,創業過程管理更加明朗。
3 結束語
高職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職業教育者必須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丁進莊.構建貫通培養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河北教育,2017(12):36-37.
[2] 陳迪.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7(7):227-229.
[3] 李照清,齊丹.高職“雙元制”本土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現代職業教育,2018(1):48-49.
[4] 金雅娟.發明專利為載體的高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