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靜,細訴,心情,流水
指尖流淌著云朵,奔騰的馬匹
哭泣的玫瑰,悠長的歌喉
堆積,分離,碰撞,停頓,悄然離去
舞蹈的音符,歡快,純凈
與琴聲交融,與世界隔離
與心一起舞蹈,活著的靈魂
再也不覺
勞累
編輯手記:
詩人閆建斌的組詩《母親的河》刻畫了一位普通農(nóng)村婦女的形象:勤勞,善良,堅韌,溫柔。一別于以往農(nóng)婦題材詩歌的壓抑苦悶,這組詩語言清麗而柔和,調(diào)子積極而明麗。詩人善于捕捉一些特殊的角度來側面描寫母親的形象,而不是以直接描寫展開,比如以母親播下的種子、插下的柳條來說明母親耕種的勤勞,以小見大;以及寫“我”復制母親耕種的背影實際上也是在側面描寫母親在荒地耕種的形象。此外在意象把握上,詩人告別傳統(tǒng)詩歌固定的程式化的意象,而選取一些農(nóng)村最普遍的尋常之物,如蟋蟀、螢火蟲、稻草人等,充滿農(nóng)村生活氣息。以“波紋”喻“皺紋”,以鷹羽的黑襯鬢角的白等寫法角度新穎,構思精巧。詩人寫母親的勞苦亦寫收獲的幸福,寫父輩的衰老也寫新生的希望,苦樂相伴,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誠的詩歌。徐澤的幾組詩表現(xiàn)了詩人表達不同主題時多變的風格和迥異的寫法:寫史鐵生時先抑后揚,前后對比,開頭史鐵生的逝世使詩人陷入悲哀沉痛,與初冬的嚴寒相互映襯,但結尾畫風一轉,以春天到來暗示史鐵生雖走但留下的文字足以驅(qū)走寒冬,予人溫暖;寫孟浩然則化用多首古詩及其典故,并模仿古詩的寫法,長短相促,紆徐有容,委婉成章,充滿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寫“一雙手”時又變換不同的場景和角度,并形成對比,充滿了多重的隱喻性。詩人云亮則為我們構筑了一座《麥的村莊》,這組詩描繪了麥田從春到夏的不同風情,從麥苗到麥穗,從青青到金黃,萬事萬物按節(jié)運轉,生生不息。初讀這首詩的開頭兩章時,麥苗、鴿子等意象勾勒出詩人溫和寧靜的心境,不免讓人想到陶翁春游時寫下“邁邁時運,穆穆良朝”的情景。后幾章中詩人慣用擬人手法來寫麥苗生長時或活潑好動,或婀娜誘惑的姿態(tài),語言質(zhì)樸,讀來輕松流暢。詩人凌峰選取了代表云龍的幾個符號組合成了這篇《云龍記》:古鎮(zhèn)、古城、古道、梨花、天池,恰到好處地兼顧了云龍的人文與自然。全詩在表達上也頗有亮點,如寒梅“壓彎”古城的天空,運用夸張的手法,將主謂語的順序前后調(diào)轉,突出寒梅茂盛之貌;再如以擬人的手法寫靜態(tài)的梨花,將靜止的事物注入人的活力——花開若心跳,花落如淚流,從而產(chǎn)生無限的動態(tài)美和生命的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