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瑤
【摘 要】目的:探究綜合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60例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運用綜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結論:將綜合康復護理運用到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不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能夠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綜合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207-01
近年來,腦卒中患病率逐漸升高,而且多發于老年人[1]。患者在患病后,不僅會對其生活品質造成較大程度的影響,而且會引發吞咽功能障礙等并發癥[2-4]。吞咽功能障礙的出現,不僅會引發影響不良、肺炎等疾病,還可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5-7]。基于此,此次研究對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運用綜合康復護理,起到了較好效果。現研究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其平均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53.7±8.8)歲,出血性腦卒中18例,缺血性腦卒中12例;實驗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43~81歲,平均年齡(52.6±7.9)歲,出血性腦卒中19例,缺血性腦卒中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數據方面,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服務,其中包括病房護理、飲食護理、清潔護理等。護理周期持續21天。
1.2.2 實驗組護理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運用綜合康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患者住院后,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通過言語對患者進行激勵和慰藉,了解患者的情感訴求,并針對性的對其予以解答,防止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獨立進食,有助于增強患者信心。為患者制定康復策略,協助患者進行運動,包括喉抬高、屏氣、吸允等訓練,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護理人員需協助患者保持合適體位,并密切關注患者進行情況,以便根據患者需求為其提供口腔護理口腔護理,保持患者口唇濕潤,及時取出口腔、口唇脫落的上皮,清潔牙齒,清理食物殘渣,用漱口液清理口腔。及時治療患者的牙周病,檢查患者口腔是否出現潰瘍、感染等,若有相關癥狀,則進行對癥處理。嗆咳處理:出現嗆咳時,立即扶托患者彎腰低頭,使下頜靠近前胸,在患者肩胛骨之間快速連續拍擊,使食物殘渣刻出;或站在患者背后,將手臂繞過胸廓下雙手交叉對橫膈施加一個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產生的一股氣流會經過會厭,而將阻塞物嗆出。另外護理人員還需定期為患者進行穴位按摩,有助患者恢復。
1.2.2.1 基礎訓練 ①感官刺激。觸覺刺激:用手指、棉簽等刺激面頰部內外、口唇周圍、舌等部位。咽部冷刺激:取坐位或半坐位,冰凍棉棒觸及患者的軟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等部位進行擦,20min/次。味覺刺激:用酸輕輕刺激舌兩側的中間部,同時還能增進食欲,反復訓練能增強患者的吞咽功能。②口、顏面功能訓練。唇部訓練:縮唇、吹氣練習、鼓腮等。舌部訓練:伸舌、卷舌、翹舌、舌尖伸向左右唇角等。發音呼吸訓練:腹式呼吸、縮口呼吸、從進行單音單字發音開始。
1.2.2.2 攝食訓練 ①體位:仰臥位30-60度,偏癱側肩部以枕墊起,護士位于患者健側。側臥位采用健側臥位,利用重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側口腔,減少了食物在偏癱側的殘留。坐位頭稍前屈,或頸部向患側旋轉,軀
干直立,患側手放于桌上。②食物的選擇:選擇密度均勻、有適當粘性而不易松散、易變形、不易在粘膜上殘留的食物。如蛋羹及糊狀食物等。以偏涼食物為宜,因為冷刺激能有效強化吞咽反射。③喂食方法:掌握一口量,先以3-4ml 開始,酌情增加至1湯匙為宜。成人每次進食量不宜超過300ml,進食30min內不宜翻身、叩背、吸痰等操作,并采取半臥位或30度仰臥位。
1.2.2.3 吞咽技巧 ①空吞咽:每次進食吞咽后,應反復做幾次空吞咽,使食團全部咽下,然后再進食。②側方吞咽:咽部兩側的梨狀隱窩是最容易殘留食物的地方,讓患者分別左轉、右轉,做側方吞咽,可除去隱窩部的殘留食物。③點頭樣吞咽:吞咽時患者頸部后屈,會厭谷變得狹小,殘留食物可被擠出,繼之,頸部盡量前屈 嗡頻閫罰弊隹脹萄識鰨扇コ辛羰澄鎩"芫輩啃萄恃盜罰夯頰哐氏率蓖凡肯蚱輩嘈*?
1.3 護理效果評價指標 干預三周后,通過洼田飲水實驗進行效果評價,在患者坐位下,為其提供30ml溫開水,觀察患者飲水情況。若患者能夠一次咽下,且嗆咳癥狀不明顯,則判定有效;若患者無法一次咽下,且嗆咳癥狀明顯,則判定治療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2表示,并用方差加以檢驗。若P<0.05,則表明數據差異明顯。
2 結果
如下表,實驗組護理療效為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吞咽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8-10]。患病早期是治療的關鍵階段,在綜合康復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更加密切,能夠有效了解患者的心理訴求,從而針對性為其提供服務[10-11]。不僅如此,綜合康復護理中,基礎訓練、攝食訓練、吞咽訓練等,還應該融入運動護理和穴位護理,有助于增強腦卒中患者的神經興奮性,使患者腦部未激活的突觸,能夠在應急作用下發生作用,進而搭建出新的傳導通路,促進患者的神經系統的恢復,改善其吞咽功能[12]。
4 結論
綜上所述,將綜合康復護理運用到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有助于提高療效,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建玉,楊秀華,徐彩鈴,胡銘.對腦卒中所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7):248-249.
[2] 呂梅芬,劉華麗,鄧麗,桂玉華.間歇口腔胃管法結合吞咽功能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的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6):11-12.
[3] 呂淑敏.集束化護理對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心理狀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4):6-7.
[4] 蹙?家庭跟進式護理對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預防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06):816-818.
[5] 邱婷,李娟,張鳳,蘇承霞. 早期康復護理理念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9):7654.
[6] 侯愛玲,周燕茹. 早期的吞咽功能評定篩查及進食指導在腦卒中吞咽障礙護理工作中的意義[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3):118.
[7] 彭小瓊.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與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9):12-14.
[8] 范朝霞.預見性吞咽功能評估及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14.
[9] 王芳. 標準吞咽功能評估及預見性護理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04):105+108.
[10] 李紅新. 卒中單元護理模式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應用價值探討[J]. 中國民間療法,2017,25(04):88-89.
[11] 何東梅. 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17,33(09):154-155.
[12] 劉芳.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8):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