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曼?哈孜 熱孜亞?克里木
【摘 要】目的:研究對腦卒中患者實施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中的6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護理的不同方式分為觀察組、對照組30例,分別接受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75.49±8.7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60.77±6.93)分,P<0.05。結論: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明顯提升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274-01
腦卒中不僅發病率高,而且殘疾率以及死亡率均較高,絕大多數腦卒中都會遺留程度不一的功能障礙,常見的為偏癱、失語、意識障礙,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腦卒中康復所需時間較長,僅僅依靠住院時間無法完全徹底康復,必須依賴社區、家庭中的康復鍛煉。本研究具體分析對腦卒中實施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模式對提升其生活質量的效果。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中收治的6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分析,按照患者接受護理的方式不同分為2組。觀察組包括17例男以及13例女,年齡平均(68.28±5.36)歲;對照組包括16例男以及14例女,年齡平均(68.59±5.14)歲。2組年齡、性別結果比較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在院內做好康復指導,在患者出院后僅注重電話隨訪,利用電話進行患者康復的指導。
觀察組在應用醫院社區聯動護理管理模式,(1)組建管理小組:由神經內科醫生、護士、康復師各1名組成管理小組,負責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知識教育、功能鍛煉指導。另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組建一個小組,由社區護理人員組成,具體負責對患者及家屬開展院外健康教育,同時回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醫院小組成員在患者出院前負責做好患者出院指導及健康教育,介紹運動康復鍛煉的內容,發放制訂好的健康教育手冊。(2)在患者出院后,主要由社區小組成員負責患者康復鍛煉的具體指導,醫院小組成員則間隔1-2周通過電話對患者進行隨訪,掌握患者最新康復情況,進行必要的指導,同時不定期與社區小組取得聯系,對康復鍛煉的實施進行指導。具體康復鍛煉內容:包括下肢、上肢、手部鍛煉,下肢鍛煉包括關節外旋、內旋;手部鍛煉包括按摩手心及壓手腕、手背、抓指、點指、伸指,對掌心后溪穴、擊合谷進行按摩;上肢鍛煉包括韌帶鍛煉、頭部轉動、肩部肌肉鍛煉、上肢內旋、上舉、外展。每次訓練控制在30分鐘到1小時之內,每天進行2次。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采用Barthel指數量表進行評價,量表中包含進食、轉移、修飾、如廁、行走、穿衣、大小便控制、淋浴、上下樓梯等內容,結果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強,表明生活質量越高。在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分別進行評價。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差異均不明顯,P>0.05,干預后3個月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升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大部分腦卒中患者都會遺留比較明顯的肢體功能障礙,而康復所需時間非常長,如果患者在康復中沒有獲得專業指導,沒有進行有效的康復鍛煉,則康復質量會比較低下,可能導致終身殘疾,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形成嚴重影響[2]。通過對腦卒中患者早期開展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依從性明顯提升,通過增加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能夠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3-4]。本研究通過在腦卒中患者管理中應用醫院社區聯動模式,集合的醫院和社區的管理優勢,通過無縫銜接,保證患者出院后同樣能夠獲得良好的康復指導,保證患者康復鍛煉能夠不間斷進行,因而能夠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5]。本研究觀察組在接受干預后生活質量為(75.49±8.7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生活質量(60.77±6.93)分,P<0.05。分析是由于醫院社區聯動模式保證了醫院醫護人員和社區護理人員之間有緊密的聯系,能夠在護理管理中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在康復指導中保持良好積極主動性,患者在康復鍛煉中社區護理人員不僅可以起到指導作用,還可以起到監督作用,而醫院護理人員定期的電話隨訪也能夠提升患者的康復意識,使患者認識到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因而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在腦卒中患者管理中應用醫院社區聯動模式能夠提升管理質量,保證患者康復質量,從而有助于患者生 鈧柿康奶嶸檔猛乒恪*?
參考文獻
[1] 涂淑華, 梅瑰, 岳麗春. 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照護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27):130-132.
[2] 丁蓉霞, 戴琳峰. “醫院-社區-家庭”延續性護理對出院肢體功能障礙腦卒中病人的作用[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7, 42(7):1003-1005.
[3] 王俊星, 王麗, 降依然,等. 腦卒中患者“醫院-社區-居家”延續照護模式在家庭醫生式服務中的實踐[J]. 中國護理管理, 2017, 17(4):448-452.
[4] 李曉萍, 吳麗紅, 任彤,等. “醫院-社區”聯合壓瘡護理小組在腦卒中合并壓瘡患者出院后延續性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6, 19(16):1964-1968.
[5] 丁蓉霞, 戴琳峰. “醫院-社區-家庭”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遵醫依從性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6, 33(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