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玲
摘要:現階段,在我國對教育行業的重視下,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的培養,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作為目標,從而更好地使語文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培養相結合。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語文教學;素質教育
引言:
強化素質教育的培養,更好的實現對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工作的結合,也是當前高職高專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要求和發展目標。但是由于當前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普遍存在學制短的問題,同時生源質量也有著不同的差距,所以學生素質教育普遍不高,這也要求高職高專院校要在實際發展和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不斷加強對各種資源的應用,從而實現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提升和培養。大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具備較強的工具性和素質性,同時還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載體,針對這種情況,將對這一內容展開研究。
一、高職高專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職高專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首先,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在信息爆棚的網絡知識時代,高職生素質教育缺乏已經成為十分普遍且嚴重的教育問題,具體表現為素質教基礎知識的缺乏、民族精神有待進一步提升、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是非觀淡薄、集體主義缺乏,個人主義盛行、精神空虛、心理素質極差等等。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以上現象的發生均是學校與教師不重視滲透素質教育所造成的,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個人健康成長,更會影響到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鑒于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已然十分迫切、十分重要。從這一角度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然能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素質教養,迎合現代教育需求。其次,素質教育的實施對學生的長遠健康發展意義重大。高職高專語文教材為素質教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素材,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健全其人格、提升其審美情趣、陶冶其情操、磨煉其意志等幾方面來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很顯然,學生素質的不斷健全、意志品質的日漸堅韌、審美能力逐漸提升、人生價值觀逐步完善對學生以后的的長遠健康發展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
二、高職高專語文對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高職高專語文課程主要選擇優秀的文學作品,兼顧歷史、哲學、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強化大學生素質教育精神的培育。強化素質教育精神的培育是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在《大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學作品蘊涵著豐富的素質精神。如《都江堰》中“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對未來的殷切希望;屈原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表達了不肯與世俗社會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又如辛棄疾的辭章表達出他的錚錚傲骨和憂國情懷;愛國詩人陸游的詩篇則讓我們感受到他在收復中原、實現國家安寧后的熾熱情感,這些都是學生素質培養、理想確立、道德熏陶的重要精神食糧。
三、實施高職高專院校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明確高職高專院校語文素質性學科的教育定位
明確高職高專院校語文素質性學科的教育定位是高效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鑒于此,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院校應將語文課程定位為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和關鍵性課程。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傳播素質精神、開展審美教育、實施道德熏陶、進行思想教育等功能。這些功能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單純“說教”式的語文教學方法,而是要讓學生在文化經典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中逐漸實現素質的提升。具體來說,高職高專語文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提高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教師要強化素質教育,并懂得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培養為素質知識豐富、素質精神高尚的,講節操、講義氣、講文明、講正義的新時期、新社會學生,以不斷升華學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其道德情操。第二,教師要充分利用高職高專院校語文教材中的素質教育素材。高職高專院校語文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素材,這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材料,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的顯性和隱性教育元素,以豐富學生素質知識,培養學生高尚節操以及思想情感。
(二)體味人物人格魅力,以打造高尚人格
所謂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主動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用心理學、教育學的方法,對正在成長的每一個正常個體實施的培養良好心理品質、促進人格健康的活動。魯迅說:“美術家固然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現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塑,其實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現,令我們看了,不但喜歡賞玩,尤能發生感動,造成精神上的影響。”可見,藝術品之所以打動人、感染人,關鍵在于作品中蘊含著藝術家的思想和人格。同樣,作為藝術而存在的文學作品也浸潤著作家的思想和人格。文學作品是思想和人格的載體,本身滿含著主體的情感,充滿著人生經驗。所以,學習、欣賞文學作品,不只是學語言知識,也不只是歷練語言能力,更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精神陶冶,從而豐富心靈、培育品德、完善人格結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育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借助這些因素,通過心理學、教育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必然效果甚佳。
(三)語文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的審美觀念
高職高專學生正是處在青春萌動期,他們會有意識的去尋求情感的滿足,此時期,及時地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各種情感,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而情感線索、生活感受正是文學作品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散文、詩歌中蘊涵著人們的愛情、友情、親情故事,這些作品揭示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真諦,顯示了人生道路上的幸福快樂與困苦磨難。借助著文學作品,作為一個切入點,幫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規劃生活安排,構建美好的生活藍圖。
四、結語
總之,在如今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中,語文課程應著力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充分體現語文教育的素質教育精神。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培養的良好結合,在全面開展高職高專院校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小玲.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與素質教育如何結合[J].高教學刊,2016,54(12):228 -229.
[2] 肖斌.試論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學刊(高等教育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