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強
摘要:多媒體技術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學校教育當中,并且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配合多媒體上課模式的軟件也逐步成為學校教育的良好輔助。本文通過探究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深化多媒體技術作用的發揮提出相應的路徑建議,希望能夠有效提升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學強健體魄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小學體育教學;大數據技術;動作示范
一、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困境
(一)大班教學導致學生沒辦法看清老師的示范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受師資力量限制或者學校教師配備問題影響,體育課通常都是兩個以上班級一起上。大班教學的現狀,就導致一些排在隊伍后面的學生因為被前面的同學擋著,并不能看清老師的示范。同時,由于是大班教學,教師可能看顧不過來,也會給后面的同學講話的時間,所以,無論是體育課的課堂紀律還是教學實效性都無法達到理想程度,嚴重影響了中小學體育教學作用的發揮。
(二)教師示范不到位,影響學生體育動作的規范性
體育課上教師的示范很是重要,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因為動作錯誤導致的受傷,還能夠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率。但是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這樣的現實就影響了教師示范的正確性和規范性,嚴重者可能出現示范錯誤的情況,這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動作的規范性。除此之外,在學生自主練習的時候,部分教師因為專業素養不足,并沒有看出學生動作不規范的地方,這也會影響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三)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體育課已經形成常態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這是學生的天性,使得其喜歡體育,喜歡體育活動,喜歡跑跳。但是,很多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體育課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常態。因為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模式相對固定且單一,通常是跑操——熱身操——做操——復習上節課內容——學習新內容,前面的跑操以及熱身運動就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幾乎沒有變化或者新奇元素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激發不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這也影響了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很難實現強健體魄的目的。
(四)獨生子女的家庭現實影響了學生集體意識的建立和培養
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之一還在于通過集體運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但是當前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個體意識過于強烈,也就導致他們在集體活動中不愿意配合他人,不愿意妥協,相較于關注集體利益,他們更為關注自身。這樣的情況更是加大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難度,嚴重影響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尤其是在跑操排面的安排過程中,更是較難協調。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作示范,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看到正確的動作示范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播放專業體育運動員的動作示范視頻或者是分解動作視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避免站在后面的學生沒辦法看到老師的示范和講解,還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改善體育課的上課紀律問題。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動作示范,是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提升教學效率的最為有效的方式,較好地發揮了多媒體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在提升學生體育素養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提升教師示范的規范性和專業性
鼓勵中小學體育教師通過互聯網等方式自主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提升教師示范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同時,學校也應該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對中小學體育老師的專業技能進行定期考核,對于動作不規范或者操作失誤的教師進行教育和處罰。這樣一來,能夠保證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正確指導學生的體育動作,能夠及時且正確地識別學生動作的不規范并及時糾正學生的動作錯誤,這有助于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通過體育動畫或者視頻的播放,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歡
創新體育上課模式,迎合學生對新奇感的追求,在體育課上位學生創造“驚喜”,能夠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歡和向往,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積極作用。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動畫和視頻較為偏愛,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的體育動畫片或者運動員比賽視頻等具有趣味性的視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視頻內容與體育教學內容的相關性,這樣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良好的課程導入,發揮其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
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也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團隊比賽例如四百米接力比賽以及國慶閱兵視頻等,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引導,能夠讓他們從視頻中體會到只有團隊合作,將自己融入到集體當中,才能夠完成比賽,才能夠完成任務,才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在觀看視頻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團體活動以及比賽等,促使其將心中的信念轉化為行動,在體育活動中提升自己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宗山.“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6(27):98-100.
[2]亓海偉.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學校體育,2013(S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