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有效的察覺和識別他人的微表情對人際交往有著重要的意義。微表情可以將人們的內心情緒很好的表達出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表情往往只出現在某一瞬間,非常短暫。但不管微表情出現的有多么短暫,哪怕一瞬間的真情流露,也可以透視到對方的內心。這種微表情與普通表情有所不同,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不受人主觀意識的控制。這種表情持續時間很短,僅為1/25秒至1/5秒,因此,往往大多數人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
【關鍵詞】微表情 人際交往 情緒識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07-02
1.微表情的定義及現狀
微表情早在1966年就被心理學家Haggard和Isaacs研究發現,他們普遍認為微表情是一種防御機制,是一種不容易被輕易察覺的面部表情,通常是一種壓抑了一段時間的情感。而除了Haggard和Isaacs以外,Ekman和Friesen先后也對于人們的這種不易被察覺的表情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將其命名為“微表情”。
微表情指人們試圖壓抑或掩藏自己真實情緒時流露出的特別短暫的、不能自己控制的一種表情。學習識別微表情是了解面孔背后人的真實情感和真實狀態的關鍵,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解讀他人的真實意圖和情緒狀態,從而促進人際交往。
2.人際交往中的微表情
良好的人際交往,是無法離開有效覺察與識別他人的情緒的,而如何覺察他人的情緒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于對他人表情的識別。通過識別他人的表情,我們可以迅速而有效的判斷他人今天的情緒、感受、狀態與行為,相應地我們也會做出恰當的行為和表現來作出反應。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微表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擁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人,在某些程度上而言一定是擁有良好的覺察他人的微表情能力的,而擁有一個良好的微表情識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夠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益處,更加能夠發展出一段有良好體驗的人際交往過程。因此,微表情識別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情緒尤其是人的表情,總是承載著豐富的信息與信號,是情緒最鮮明的外在表現,我們也可以通過識別表情有效的判斷他人情緒。通過對他人微表情的識別,我們能夠更好地覺察他人的內心,設身處地的理解他人,進而產生更為良好的溝通。相反的,若是沒能正確識別他人的微表情,則很有可能會錯意,表錯情,反而帶來人際關系的緊張。
人類的心理活動是非常微妙的,并且會通過情緒反應傳遞出來這種微妙的變化。情緒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表達出來,比如說通過一些肢體語言、眼神、表情、神態等等。人們察言觀色的本領好壞與他的人際交往質量高低應該呈正相關,良好的人際交流氛圍、人際交往質量也會促使自我和諧和身心健康。
相關心理學家曾對其展開過研究,很多時候人們是通過肢體語言來向外界傳遞自己的情緒和信息的。有65%的信息都可以通過這些肢體語言來進行表達。通常來說面部表情是最主要的用來表達情緒的方式,人們也更加習慣于用五官來觀察一個人的情緒變化。
3.問題與展望
想要人工辨別微表情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極為專業的心理方面的專家。而且微表情辨別起來不僅耗時而且費力而且會存在一些問題。微表情是人們真實情緒的反映,是不能偽造的,而且人們不能主觀有意識的控制微表情,使人們真實情感的可以真實的通過微表情展現出來。
現階段,人們對于微表情還不夠了解,無論是認識還是應用方面都不夠廣泛。在以往前人的研究過程中,對于微表情的研究十分有限,而且不夠深入,想要微表情被更加廣泛的應用,需要更為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在任何時候,更好的增強微表情識別能力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溝通者。因此,要想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微表情,就需要增強微表情的識別能力。
微表情的應用前景較為廣泛,而我們如果想對于微表情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還需要不斷努力。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協同合作,必將有效地促進微表情在人際交往中的研究不斷深入及相關研究成果的更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奇,申尋兵,傅小蘭.微表情研究及其應用[J].心理科學進展,2010(09):1359-1368.
[2]殷明,張劍心,史愛芹,劉電芝.微表情的特征、識別、訓練和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16(11):1723-1736.
[3]梁靜,顏文靖,吳奇,申尋兵,王甦菁,傅小蘭.微表情研究的進展與展望[J].中國科學基金,2013(02):75-78+82.
[4]Ekman P. Lie catching and microexpressions In:Martin,C.(ed)The philoophy of Deception,PP.118-133.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9.
作者簡介:
花露溪(1994.06.27—),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應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