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家長的教育觀念也逐漸改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娃娃抓起”等思想深入人心,小學既是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的關鍵時期,又是接受啟蒙教育的黃金階段,而語文的學習在小學年級尤為重要,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各科學習的基礎,孩子識字的數量、熟練程度,對他們日后學習都有著重大影響。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分析,以便更好的服務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51-01
小學階段是孩子從懵懂無知到乖巧懂事的一個過程,孩子在這階段好奇心強,愛問愛思考,正是通過多提問,學會了更多的知識,鍛煉了自身的學習能力。然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學方法和技巧才是指導教學的關鍵所在,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眾所周知,知識并不復雜深奧,生字熟讀熟記和背課文等大部分需要老師去引導,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老師既要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習語文的素養。下面就結合實際工作,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
1.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應該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轉變教學模式并非易事,首先,老師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課堂積極引導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養成知識積累的好習慣,循序漸進,慢慢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掌握。第二,培養學生興趣、強化學生個性很關鍵。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教材有些知識比如古詩、寓言故事等對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習興趣,采用多種形式來傳遞信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如學習李白的《望天門山》,為了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詩人的所感所想,在授課之前可以用播放短視頻的方式詳盡介紹李白的生平事跡,讓學生對寫作背景有個簡單了解,可以更好了解文章主旨,課堂上可以利用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將天門山的壯麗景色呈現在學生面前,增加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同時還可播放古典音樂,讓學生陶醉其中。學生在課堂上既欣賞了美景,又聽了音樂,還學習到了知識,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現如今孩子生長環境大都是充滿了寵愛的家庭教育環境,孩子過分依賴于家長、老師,這不僅讓孩子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還容易使得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因而只有轉變以往的教育方式,轉變家長、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前能夠自己主動預習功課,在遇到難懂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或者網絡工具自覺學習;課堂上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討論,把不懂不理解的知識點滲透吸收;課后還能做到及時復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這種學習觀念的培養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相互合作,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不斷給予鼓勵,鍛煉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3.開展豐富的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
隨著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學生們對于電子產品的癡迷不亞于成人。因而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網絡信息資源,不僅僅將教學內容局限在書本或老師所講,應該利用現有的資源,幫助學生收集信息、積累知識,充分開發語文資源,讓學生領略知識的豐富多彩。為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還應該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教師應該有計劃地積極開展一些與語文知識相關的課外活動,其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延伸,更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使學生以輕松的方式學習,學習效率事半功倍,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除了開展語文相關的活動外,積極舉辦課外閱讀活動也是很好的方式。小學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期,增加孩子課外閱讀量,積極鼓勵孩子背誦的優秀、閱讀各類名著作品,例如童話、寓言,古詩,史書等博大精深的文化讀物,有時間還可以閱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讀物,不僅豐富學生的生活,更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4.結語
現代科技以及網絡的飛速發展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提升教學水平,靈活的應用教學方法。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掌握的程度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因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需要老師努力鉆研教材,結合實際,抓住學生學習特點,切身了解學生的心理及個性特征,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加自主快樂地學習,使其對語文知識更好地消化吸收。
參考文獻:
[1]高水春.小學語文識字方法探究[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九卷.2015.
[2]熊清.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及教學方法與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6(23).
作者簡介:
劉群忠(1977-),男,漢族,福建東山人,大專,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