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摘要】CBI教學法,又稱之為內容依托教學法,主要是以內容作為依托而展開相應的教學,綜合了語言知識以及學科內容的教學法,該教學法當前在國內外中已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講述了CBI教學法的基本內涵,并深入探討了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引入CBI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進而使得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發展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醫學院校 英語教學 CBI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94-0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得到不斷的進步,社會對于醫學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高,進而推動了醫學英語和與之相關課程以及專業的發展。然而,當前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仍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醫學英語教學的需求,所以,教師應將CBI教學法引進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并把語言知識與學科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為醫學院校中的英語教學提供有效促進。文章針對CBI教學法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展開了具體的分析,以期為今后相關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鑒與參考。
一、CBI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CBI教學法這一教學理念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展的沉侵式教學實驗。CBI教學法主要是指以某一學科或某種主題內容為基礎的語言教學法,意在把語言學習同學科內容學習結合起來,語言教學的重點不再是講授語言本身,而是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目標語言能力。CBI教學法強調把語言系統與內容整合起來,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這一個過程。其中,CBI教學法的教學原則主要有:以內容為教學核心、使用原文材料、融合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通過這四種原則使教學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引入CBI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一)EGBP與主題模式的結合
通常,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所涉及到的課程主要有:醫學英語聽力、基礎醫學英語寫作、醫學英語精讀以及醫學英語口語等。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情景下,將EGBP與主題模式進行有效的結合,其中,主題模式中醫學語言知識的學習是主要的學習內容,而醫學技能則為輔助的形式展開教學。在展開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由語言教師進行相應的授課,顯然主題模式更為適應,這種方式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對一定教學內容的學習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相對于其他英語教學而言存在一定的區別性,學生在進行相應的學習時往往會感到新鮮,新鮮感的產生會引起學生的學習動力,產生強烈的語言表達以及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的意識。教師應利用好這一特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選擇引起學生感興趣并圍繞教學目的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也可適當的將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新鮮事件或者是案例分享到課堂教學中。在進行活動的編排時,應盡可能的接近真實的醫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在逼真的環境中展開學習,在極大程度上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 ESBP與保護模式和混合模式的結合
ESBP主要是通過英語作為媒介而進行專業知識內容的特定學習,通常在學習醫學英語時專業知識和語言內容都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進行醫學院校中英語教學時,混合模式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由專業教師和語言教師之間共同進行教學而完成的,在以混合模式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時語言只不過是一個載體,學科的專業知識才是真正的教學內容。而在進行保護模式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時,主要是由語言教師或者是專業教師執行便可,所展開的教學內容通常都是以實際工作崗位或者是相關專業領域來進行的。
教師在展開醫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不管是混合模式還是保護模式,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不管是專業教師還是語言教師,都應充分掌握或者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進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醫學方面的英語知識,使學生能夠在未來任何形式的醫學環境中都能夠應對自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CBI教學法引入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通過EGBP與主題模式的結合、ESBP與保護模式和混合模式的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展開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將重點放在課堂內容的學習上,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另外,在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CBI教學法,能夠更好地將醫學專業知識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在促進醫學院校英語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師翠榮.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中CBI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03):86
[2]李賀靜,凌春風.探討CBI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醫學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