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秀
【摘要】我國的教育業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的現狀,其中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動力,衡量教育現代化水平的一個天平。對我國的任何高校來說,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都是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一種表現形式。作為職業院校要努力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讓教師學會從大量教學資源中獲得有用的信息,然后將這些有用的信息教育給孩子們,學習課程設計,以建設信息化課程為目標,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有效學習,使教師教學水平得以提升,實現教學相長的局面。
【關鍵詞】職業院校 教師信息化 教學問題 對策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63-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業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我國社會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這就給一些培育技術性人才的職業院校帶來了機遇,讓他們有機會去展露拳腳,但是他們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就比如說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教育才剛剛發展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所以說我國職業院校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概述
我國將教師信息化教學分成五板塊,分別是:信息素養、處理問題能力、實施信息化教學能力、知識管理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指的是:職業院校教師要擁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在擁有一定素養的條件下,就要學會利用這些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形成以實踐性為主的教學模式。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高低是決定技術性人才能否得到良好教育的關鍵。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不足
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就必須要做好四件事情,即:基礎教育信息建設、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職業院校仍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四點。
2.缺乏信息化教學環境支持
擁有信息化的教學環境是各大職業院校實行信息化教學的關鍵,在擁有信息化教學的同時要讓教學過程中所必須使用的硬件設施必須到位,學校還要對使用信息化教學的教師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讓每個職業院校的教師都可以實現教育信息化教學。
3.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高
要想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必須要讓信息化教學能力成為教師專業素養。但從目前職業院校的調查情況來看,我國職業院校教師在信息化課堂的課程開發、設計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沒有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對于課程的設計缺乏創造能力,應當選擇合適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可以高效性的、自主的進行學習。
三、應對信息化挑戰的應對策略
1.發展與創新相結合
科技創新是生產力不斷發展的不竭源泉,是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職業院校教學信息化改革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創新。
職業院校定位清晰,就是培養技能性專業人才,從社會發展與院校建設來看,光有明確的規劃是遠遠不夠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吸取成功院校近些年的發展方案,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本學院進行實際的創新改造。需要特別注意,各個院校在初期建設中,設備投資,管理模式各不盡同,不能盲目照搬,必須切實結合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應本院校的發展規劃方案,推動院校發展。
2.提高院校人員的整體質量
職業院校里,無論是領導層,教師團隊,還是學生全體都會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整體素質會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的效果。首先領導層要做到帶頭作用,充分做好信息化教學的儲備,為提高教學效果做好堅實的基礎。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學習掌握新的教學技能,用創新新穎的方式給學生教授學業,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學生作為接受者,應該積極完成自己的作業,及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同老師同學積極交流,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
總而言之,不論是學校的管理者還是教師本人,都應該做到努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緊跟時代教學發展潮流。本文通過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概述,讓人們了解什么是信息化教學,也告訴了人們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概念;教師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應對的措施,為培養更多信息化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宏岳.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高職院校發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6).
[2]韓錫斌.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信息化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