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力學》是高校工科專業開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對后續課程教學甚至工程實際問題解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地位。就《材料力學》課程教學而言,課堂教學具有很大比重。但因學生相關理論基礎不足以及思考方法和模式欠缺等問題,課堂教學質量和預期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在《材料力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的利用課堂時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教育質量進行有效提升,這將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夯實學生力學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學改革 材料力學 課堂教學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248-02
一、《材料力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材料力學》課堂教學方法還停留在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式。學生們只是被動的填鴨,而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和探索。即便是有主動學習能力的同學也只是為了完成學業,在期末考試中取得高分而去學習,根本無法意識到本門學科對以后的專業課程以及職業生涯的重要性。教學方法老套、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和價值判斷模糊等問題,直接導致學生對課堂學習時間的忽視以及課程教學效果逐年變差。基于該現狀,《材料力學》課堂教學改革亟待開展相關研究。
二、《材料力學》教學改革的內容
1.重視學生職業教育,提高學生對本學科的認識程度
當簡單翻看到手的厚厚的課本后,學生對那些奇妙的公式摸不著頭腦。很多學生對這種照本宣科的過程感到無所適從,還未及弄清這門課程對自己將來有什么意義,就在一個又一個的算式中敗下陣來。作為一個專業的領路人,教師應該首先回答學生以下幾個問題:這一本厚厚的課本將會帶領學生通向何方?路上又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和困惑?如何去解決這些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的方法又將會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這些問題回答完畢,學生將有一條清晰的思路和廣袤的視角看待該課程的學習,在后續學習過程中也將會真正堅定的跟隨教師的腳步。當學生們從心底里開始認識并重視這門學科的時候,才是課堂教育的真正開始。
2.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思維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并且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材料力學》是一門傳統的基礎學科,但是這并不妨礙給這門學科穿上時尚的外衣,使它能夠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多媒體教學幾乎已經覆蓋了高校的課堂教學,但現在所謂的多媒體也只是簡單的課件展示,示例分析等等。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多大的驚喜,很多學生在聽課中會主動放棄提問,而是在課后直接拷貝教師的課件去翻看。
多媒體技術只是課堂授課的一個工具,應把其作用擴大化才能發揮其真正效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個現代化的工具,通過加入聲音和各種三維動畫的立體感官刺激,來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
3.增加課堂互動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課堂互動說來也是老生常談,但是很多教師都曲解了課堂互動的涵義。課堂互動的真正意義在于通過某個人的策劃和實施,調動在場各位共同參與同一話題。結合課堂所學精心策劃問題,讓最后一排睡覺的同學和倒數第二排玩手機的同學能夠放棄他們認為愉快的事情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策劃不再是被動的提問或是嚴厲的說教,亦非耳提面命的告誡。課堂互動的有效方法很多,應該根據教師自己的講課特點選擇合適的互動模式。
4.優化教學內容,增加實踐課程
課堂教學在《材料力學》課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實踐環節較少。教師的講課內容也大多是直接敘述課本上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一些在生活中常見的有關材料力學的事例供學生們分析和探討。或者說通過一些影視作品來介紹材料力學的應用,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提高本學科的學習興趣,而且實例演示,深入淺出,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力學概念的理解。
三、結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教學水平正在穩步提高。但教學內容和方式并未有效適應媒介的變化,如何在新時代、新技術下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以學生為本位,以培育人才為目的,是我們教學內容不變的宗旨。
參考文獻:
[1]鄒羚.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45).
[2]解曉華.淺談《材料力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西部科技,2013(5).
[3]李軍強.材料力學課程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
作者簡介:
黃永虎(1985-),男,山東青州人,講師,工學博士,華東交通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力學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