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平 文敏 趙瓊蘭 吳艷平 歐陽麗 劉芬 郭瀟瀟 蔣穗斌 歐陽新平
【摘要】雙一流本科建設背景下加強護理學學科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護生搭建一流的實驗訓練平臺非常必要。本文重點探討了助產實訓平臺的構建思路。
【關鍵詞】一流本科教育 助產 實訓 婦產科護理學 實踐教學平臺
【基金項目】2017年南華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7XJG-YB14)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217-01
2015 年 10 月,國務院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建設與改革任務、支持措施和組織實施[1]。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重要基礎則是本科教育質量和水平。護理學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學科。加強護理學學科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護生搭建一流的實驗訓練平臺非常必要。我國助產士需求巨大,助產專業化進程亟待加強,培養高層次的助產人才迫在眉睫。我院設置了護理專業(助產模塊)的培養方案。下面就如何構建助產暨婦產科護理學實踐教學平臺,培養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實踐教學平臺設計
建立一個由懷孕期、分娩期、產褥期到產后家訪的情境仿真訓練室,再現由醫院到社區、家庭的延續性護理,將孕婦、產婦及新生兒的專科護理涵蓋其中。
1.溫馨待產室
建立“溫馨待產室”,墻壁粉紅色,貼有可愛寶寶的圖片。可以設計一面丈夫、家人為待產婦加油的背景墻。配備電視、電腦、VCD、健康教育圖文資料、病床、沙發、小廚房、微波爐、浴缸,讓孕婦感覺在家里一樣方便,隨時可以聽輕音樂,可以加熱食物,可以泡熱水澡,減少孤獨感和恐懼感。同時配備分娩訓練物品如分娩球、瑜伽墊,促進待產婦產程進展。護生需掌握先兆臨產、臨產標志及產程護理相關知識、技能。
2.導樂分娩室
建立導樂分娩室,墻壁粉紅色,配置多功能產床、器械臺、器械托盤、嬰兒保溫箱、輻射臺、水下分娩浴池、藥品柜、中心吸氧吸痰裝置、輸液管道。對產婦進行“一對一”導樂陪產。護生需掌握助產、陪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融入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教育。
3.SimMan綜合系統急救情景虛擬仿真室
分娩及急救情景虛擬仿真以婦產科和急救知識為主,知識和技能涵蓋婦科、兒科、產科、基礎護理等多個學科,可以進行護理評估、技能操作和護患溝通等。同時,采用SimMan綜合系統仿真教學設備能夠訓練護生進行產程觀察、胎心監護、腹部觸診、陰道分娩、產鉗助產的操作等[2]。
4.產褥恢復室
產后實施母嬰同室,多功能病床、嬰兒床、心電監護儀、足背動脈監測儀、泵奶器、溫奶器、產婦洗浴室、盆底康復儀、產后綜合康復理療儀、電視、VCD、母乳喂養宣傳資料。護生需掌握產褥期護理的護理知識和健康宣教。
5.新生兒護理室
新生兒護理包括新生兒淋浴、游泳、操作臺、冰箱(放置藥品和標本)、撫觸臺、聽力篩查儀。護生需掌握新生兒的護理知識和技能。
6.產后家庭訪視室
再現社區產后家庭訪視室,包括產婦床、嬰兒床、操作臺、產后訪視器械箱,房間布置跟居家設置一樣。護生需掌握產褥期護理知識并實現家訪指導。
7.婦科檢查室
包括婦科基本檢查方法、負壓吸引術、避孕指導模型等。護生需掌握婦科的基本操作與技能。
二、實踐教學方法設計
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讓每個實驗室都有臨床醫院和家庭社區的真實場景。在實訓課導入、講授、引導、實訓、演示、討論、反饋、小結方面狠下功夫,利用多媒體結合板書講解、模型教具結合三維立體動畫演示、形象比喻、啟發提問、比較對照、歸納總結等多種教學手段,力圖幫助同學們系統化掌握助產相關知識。積極倡導啟發式、誘導式、討論式、角色扮演及PBL教學等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4]。
參考文獻:
[1]鐘秉林,方芳. 一流本科教育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涵[J]. 中國大學教學,2016(4):4-16.
[2]劉穎青,孫衛楠,霍然. 應用SimMan綜合系統模型進行急救護理實踐教學的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4(6):608-611.
[3]鄧輝,左鳳林,李為華.在急救護理實踐教學中培養護生的護理軟技能[J].吉林醫學,2002(31):6871-6873.
[4]蘇樺.優化護理實驗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護理研究,2003(20):256-257.
作者簡介:
歐陽新平(1978.10-),副教授,博士,湖南寧遠人,研究方向:醫學教育。
蔣穗斌,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