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從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等8所高校中抽取多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UWES)對被試進行施測,結果顯示:高校拓展訓練教師工作投入程度屬于中等以上水平,但其工作投入水平顯著低于高校非拓展訓練教師。
關鍵詞:高校;拓展訓練;工作投入
2002年,在《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頒布后,北京大學錢永健作為國內第一人將拓展訓練正式帶入高校。在拓展訓練的課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角色,引導學員去感悟思考,提高訓練效果,引導學員主動學習,消化教師的指導內容,聯系自已的人生經驗受到啟發[1]。因此,管理好拓展訓練教師的工作表現尤為重要,他們的工作投入決定著課程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工作投入往往被看成是工作倦怠的另一面,研究工作投入的專家Schaufeli等人認為工作投入是一種狀態,它表現為與工作相關的完滿、積極的情緒與認知狀態[2]。從工作投入的結構方面而言,它表現為活力、奉獻和專注3個特征?;盍κ侵妇哂谐霰姷木εc韌性,愿意在自己的工作上付出努力,不容易疲倦,面對困難時具有堅忍力等。奉獻是一種對工作的強烈卷入,伴隨著對工作意義的肯定以及高度的熱情,以及自豪和受鼓舞的感覺。而專注則是一種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愉悅狀態,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不愿意從工作中脫離出來。為研究高校拓展訓練教師的工作投入狀況,我們設立非拓展組進行對比研究。
一、對象與方法
(1)被試:分別在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等8所高校為教師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拓展組(拓展訓練教師)94份,非拓展組(非拓展訓練教師)111份。
(2)工具:使用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UWES),分量表之間的相關在0.7—0.8之間,量表總分的內部一致性系數達0.9左右。
二、結果
(1)工作投入基本情況分析。工作投入量表使用的是1-7的7點計分方式,該量表里每個測量題目理論上的中值是4分。結果表明(表1):兩組在工作投入及其各因子上的平均分都大于中值4,說明兩組群體的工作投入情況均居于中等以上水平。
(2)工作投入的組間差異分析。對工作投入及其三個維度做組間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在工作投入及其活力、奉獻、專注三個維度上都存在顯著差異,且非拓展組在各項均分上都顯著高于拓展組。
三、討論
無論是拓展組還是非拓展組,有80%以上的教師工作投入的均分大于中值4分,說明絕大多數的高校教師的工作投入屬于中等以上的水平。這可能跟高校及社會給高校教師創造和提供的條件較為優越有關。這樣他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除此之外,高校非拓展訓練的其他教師的工作投入水平顯著高于拓展訓練教師,這還體現在活力、奉獻、專注三個維度上。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可能是拓展訓練課程的特殊性。首先,拓展訓練課程有有限的內容被反復操作。正如前面介紹的拓展課程,基本分4類,而這4類課程目前也只有有限的項目內容可供選擇。再考慮到各個高校的實際情況,比如課程安排、學生人數等,高校的拓展訓練課程就顯得更加固定和單一了。因此,這樣的重復性使得其工作投入顯著低于其他課程的教師。其次,拓展訓練課程的流程和分享點很固定。先給學生介紹項目的名稱、性質、規則等基本信息,然后觀察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完成情況,最后帶領學生一起分享交流體會,總結升華主題。拓展課程講課流程是固定的,不像其他科目可以根據課堂內容和學生情況來自由發揮和組合,教師具有更強的自主性。最后,拓展訓練課程容易對教師心理造成超限效應,從而導致工作疲勞。因為課程的目的就是要激勵學生挑戰個人,同時學會團隊精神。拓展訓練教師在這樣的正能量刺激下,一開始還能激情飽滿地投入,日復一日,久而久之,這樣的正能量會讓人出現超限效應,導致對工作的質疑和懈怠。
因此,高校其他教師比拓展訓練教師工作投入更高,就容易讓人理解了。這也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了解高校拓展訓練教師的工作投入現狀,并試圖從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找出能激勵教師更多投入工作的因素,為高校人才管理提供參考。
四、結論
高校拓展訓練教師工作投入程度屬于中等以上水平,但其工作投入水平顯著低于高校非拓展訓練教師。
參考文獻:
[1]梁廣輝,尹燕濤.談拓展教練的能力與素質.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6).
[2]Britt T W, Bartone P T, Adler A B.Deriving benefits from stressful events: The role of engagement in meaningful work and hardiness. Journal of 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1,6(1):53-63.
作者簡介:楊倩(1988—),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助教,通識教學部,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