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暉
【摘要】STEAM教育是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五大學科英文單詞的縮寫,從其字母構成不難看出STEAM教育強調學生多方面、多維度的發展,既要開發想象力,又要開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STEAM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其對我國基礎教育創新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將結合對STEAM教育理念的理解,試探究STEAM教育對我國基礎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
【關鍵詞】STEAM教育 基礎教育 創新能力 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20-02
一、老師要強化知識之間的關聯性
知識之間存在著極強的關聯性,但目前的教學常常將這些關聯性切割,導致學生不能搭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在STEAM教育中,強調多學科發展的思維,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知識間的關聯性。同時老師也需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利用新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思維導圖是一項較常用的工具,能夠通過色彩、形狀和層級,將所有知識點串聯起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數學知識點較多,太過分散的知識點很容易被學生忘記,老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將混亂、復雜的知識點和思路變得清晰,構建起宏觀的數學思維框架,同時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會從各個維度去考慮事情。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對思維導圖進行創新,在過程中敢于質疑,這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培養學生的知識梳理能力和遷移能力,為將來更好的學習而打下基礎。
二、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目標
STEAM教育也強調做中學,希望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比較火的教學方法之一,其強調老師通過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各類學習情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希望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同樣的情境時能夠快速聯想到課堂上老師教育的正確處理方式,從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利用。筆者認為,在我國基礎教育中,老師同樣可以使用該方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目標。例如:在思品課堂的“尊老愛幼”一課教學中,老師可以課前先準備好幾個簡單易演的生活化小品,課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去判斷各人物行為的正確與否,并讓學生思考:“公交車上看見老爺爺老奶奶應不應該讓座?”、“空巢老人可憐不可憐?”、“我們應該要孝敬老年人嗎?”、“當你老了你希望大家怎樣對待你?”類似問題,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去進行換位思考,讓他們逐漸明白思品課程選取的教學內容的重要性與意義,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目標,從而深化學習效果。
三、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STEAM教育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因此老師在從“師本”向“生本”轉變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新是成功的源泉,而創新的本質是需要具備創造性思維。課本知識是學生的鋪路磚,而學習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正確的思維的方式,并能將學會的知識創新性地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單一講基本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如何用正確的思維去思考,主動積極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如何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指導自己的生活。自主學習能力即創造性思維對學生的基礎學習十分重要,對學生未來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四、教學中融入實踐,讓書本更加貼近生活
學生從小接受教育是為了讓知識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同樣的道理,基礎課程的學習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給老師帶來教學啟發: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來帶領他們體會學科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在基礎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動手做實驗,自行驗證實驗結果,并將其應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會產生很多關于知識的疑問和猜想,這時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實驗,制定計劃去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通過對實驗各個環節的設計以及實施,既能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學生整合零散知識點,綜合處理數據的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十分有利。同樣,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的結果往往會印象深刻,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加深,在生活中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可以很迅速產生聯想并作出反應。老師將課堂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切身體會,讓他們自發將知識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讓書本更加貼近生活。
五、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離不開老師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偉大大腦研究學家贊博的著作中,其提出了一個公式“E+M=C∞”,該公式可以解讀為:Energy+Memory=Creativity∞,不難看出,想要啟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需要喚起其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再加強其記憶力和聯想能力的培養。在老師的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上學習,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并逐漸理解文化。文化的學習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學生長期的學習是影響巨大的。
結語
STEAM教育強調,正確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遠比課本上的知識更加重要,其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老師要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培養起他們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符水波.STEAM課程在中學開設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01):59-62.
[2]董宏建,胡賢鈺.我國STEAM教育的研究分析及未來展望[J].現代教育技術,2017(09):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