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弟林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初中學生的書寫能力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針對這一現狀,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在中學語文課中設置書法課,以此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傳承民族文化、提升學生書寫能力和語文素質的目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并結合當代信息的傳播特征,促進初中書法教學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有效結合,實現書法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技術 優化 初中 書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43-01
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網絡技術也獲得快速的發展并且在初中書法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從某個程度上說,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給書法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視聽環境,還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幫助語文教師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本文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書法教學課堂展開論述。
一、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初中書法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充分結合教材的藝術性、科學性和思想性,給原本就十分具有意境美的書法教學創造了更為多彩豐富的聽覺環境和視覺環境,給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的多維信息,從而大幅度提升傳遞信息的比率,既擴大了教學規模,又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教學時間。多媒體技術提供的討論、練習、示范以及一邊講解一邊演示的教學方式,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啟發性和趣味性都非常強[1]。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運筆技巧進行正確掌握,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對筆畫中各個細微動作進行放大處理。
二、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初中書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興趣在學習中是一種催化劑,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學生寫好字是初中書法教學的主要任務。然而,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如果一直接觸的都是白紙黑字,很容易產生單調感。所以,在課堂導入環節,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造一個良好的導入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帶領學生對中外歷史博物館進行參觀,讓學生能夠清楚認識到在民族文化、國家文化以及人類發展史上書法所發揮的價值。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給學生介紹古代的木瀆、竹簡等,讓學生了解勞動與書法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書法藝術的海洋里徜徉[2]。
(二)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營造書法環境,刺激學生書寫欲望
多媒體網絡技術集圖片、視頻、聲樂等于一體,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給學生創建良好的書法環境,對學生的書寫欲望和書寫興趣進行刺激。比如,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這個幻燈片制作軟件或者具有強大交互功能的Flash軟件制作具有強烈動感效果的課件,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輕松的、優雅的古典音樂,讓原本沉寂的書法課堂因為優美的民歌變得情趣盎然。比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給學生播放古箏曲《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充分釋放自己的心情,在愉悅、寬松的課堂上靜心練字[3]。
(三)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技法指導,突破教學重難點
書法技法的演示指導在傳統的教學中受到較大的局限性,語文教師彎腰下蹲進行示范沒有明顯的直觀效果,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讓學生看清所以然。然而,語文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就可以突破這一點。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學具有循環播放、慢放、放大、定格等功能。在書法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定格功能和放大功能將字體的某個細節部分凸顯出來,以此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細致觀察。除此之外,教師還能采取慢放畫面的方式讓原本轉瞬即逝的書寫過程以具體、清晰、完整的方式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慢放的畫面可以清楚看到筆尖在筆畫運動過程中的調鋒、筆桿的垂直以及字跡變化和書法動作的全過程。由于這些畫面清楚、形象、具體, 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快速吸收,從而實現教學重難點的有效突破。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書法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傳統教學方式無法取代的優勢,在豐富教學信息、優化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優化教學情境等方面顯示出巨大功效。初中語文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并進行深入研究,將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楊鷹,姚巍.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校公共書法藝術教育課程設計及教學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111-114.
[2]黃榮赤.談書法網絡教學的可行性——以首屆書法網絡函授教學為例[J].書畫世界,2010(04):82-84.
[3]戴永芳.淺談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書法教學中的運用[J].昌吉學院學報,2009(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