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東
摘 要: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進步,學校已經逐漸變成目前我們國家十分重視的對象之一。現如今我們國家已經邁入了新經濟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教育工作自然也需要發生相應的改變。也正是基于這一情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之間的矛盾逐步展現出來。為了能夠有效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對此展開全面探究。本篇文章將闡述當前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對于具體問題的解決方式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家庭;學校;社會;教育
一、引言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家庭一直都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能夠對于學校教育起到一定的補充效果。家長自身的言行和理念都會對學生帶來極為重要的影響。為了能夠將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必須對三者的關系進行協調,進而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二、當前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
目前而言,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并對其未來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此,必須從三個層面入手展開分析。
(一)家庭教育工作出現了異化
在新環境背景下,家庭教育逐漸出現了異化的情況,許多家長對于孩子有了過高的期望,尤其是重視其考試成績以及未來的學歷。然而,并非所有學生都能夠獨占鰲頭,從而讓很多家長失望。同時家長對于孩子自身個體層面的差異有所忽視,從而忽略了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如此便造成孩子的成長出現了“偏科”的情況,從而影響其綜合素質的發展,甚至還對其成長的空間予以壓縮。
曾經有某中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描述自己的校園學習生活“學校是監獄,老師和家長是看守,我們是犯人。”在當今這個家長“望子成龍”,學校追求升學率,社會要求高學歷的大環境下。家長過高的“期望值”讓學生的心理壓力太大,一些學生越來越厭煩日趨沉重的學習生活。一位剛剛上初一的學生說,他母親下了崗,家里本來就不寬裕,但父母為了他將來能考上一所好大學,交了2萬元“贊助費”上了一所重點初中。又一位同學說,“我的成績其實不如許多同學,爸爸媽媽花了這么多錢供我上學,如果將來考不上大學,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孩子稚嫩的臉上顯露出不該有的沉重。
由于一些家長自己在學生時代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就將本人未成就大業的惋惜、對周圍有才學人士的羨慕以及對自己晚年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兒女的成才上,過早地給孩子設計了“美好前途”,導致孩子生活在重壓之下,給其綜合素質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二)學校教育過于神話
由于學校數當前教育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場所,因此家庭和社會都對于學校教育有著非常高的期望。在家長眼中看來,只要將學生送到學校之后,自己便不再需要參與其中,無論是知識獲取、能力提升還是素質提高均有學校負責。正是由于外界過高的“期待值”,使得學校教育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同時社會也認定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場所,對于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但凡與教育有關的內容,基本上全部都納入到了學校教育之中。只要學校在任何一個方面存在缺陷,社會便會對學校大肆批判,認定其未能充分履行自身教育任務,同樣使得學校自身的負擔得以增加。
(三)社會教育過于弱化
社會同樣屬于教育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境,伴隨經濟的增長,我國產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許多新型產業逐漸出現。單從理論角度而言,社會本身的教育功能越發突出。但從現實角度而言,其他教育卻在不斷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教育的意識較差,同時其意義并未得到人們廣泛認可。
三、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具體問題的解決方式
(一)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性價值
在當前教育體系之中,學校基本上可以算是占據了主導性地位,其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所以,教師自己理應提升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此外,學校又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陣地,為了促進三者的作用能夠充分體現,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如此,教育者還需要基于課程本身,豐富教學的內容形式,促使學生們逐步喜歡上學校教育,進而自主參與其中,并引導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評價,幫助其找出自身當前的不足,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提升。此外,教師們處理需要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還需要做好德育教育,促使其心智逐步成熟,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二)提升社會教育功能的效果
在新環境背景下,必須對原有的觀念予以轉變,從而能夠真正認識到社會教育的價值,以此將學校之外的教育機構也納入到當前的教學體系之中,以此促使教育和社會之間的聯系得到進一步增強。如此一來,學生們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發展學有特長,進而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例如,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部分學生便會做出一些叛逆性行為。由于學校的權限十分有限,因此往往很難對此有效解決。面對這一問題,社會便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此時,學校便可以向其提供相應的基礎條件,促使社會教育能夠真正意義上走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此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予以糾正,轉變其思想行為,引導其逐步走向正軌。
(三)增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
對于學生自己而言,家庭可以算是其最早的教育場所,同時也是影響其一生的重要場所。家長自身的理念、觀點以及態度都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來說,家庭教育的屬性往往是其他教學方式難以替代的。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必須對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予以增強,并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對學生自身的行為展開引導,促使多種不同的教育形式能夠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家庭、學校以及社會都是影響學生正常發展的重要場所。為此,應當將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以此提升教育的質量,進而培養更多優秀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博.遼寧省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關系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5(5):115-117.
[2]顏學俊,高艷紅.新時代下大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教育模式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6(18):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