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琳
摘 要:音樂欣賞是課外、校外藝術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特長生和優秀的音樂社團接受到高層次的音樂熏陶,拓展了我校音樂精英人才培養的途徑,同時也擴大了我校音樂學科優秀社團的影響力,提高了我校音樂學科的區域競爭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一、打造優質高效的音樂鑒賞課,為高中生提供豐富營養的精神大餐
通過引導學生編排音樂劇、歌劇等,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其主動參與也大大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習熟悉的生活實際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以借用有關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情趣,使學生集中精力,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達到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通過借助樂器,學具等,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充分考慮到地域城鄉的差異以及各個層面所能達到的要求,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上更具有彈性,呈現出多樣化。在自然原始的音樂素材中,給了學生一個綜合性、自然性的音樂體驗,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參與音樂活動,在其中學會了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學習音樂,創造音樂。高中音樂鑒賞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精神品質都能得到提升,美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而其中的音樂教育,能潛移默化地在心理活動、意識品質、倫理道德、精神意志等層面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個學校的文化建設是其特有的行為處事方式。學校文化的形成基于學校的歷史淵源、屬地風俗、當前狀況和對未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成型于當前學校團隊對教育的理解。
二、制訂一系列的方案和活動計劃
1.通過一年一度的音樂特長生的中招招生工作,選拔了我市優秀的音樂特長生,成為我校藝術教育打造的重點項目和藝術教育的閃亮窗口。美育是心靈的教育,是提升一個人,一個學校,一個社會基本素質的重要途徑,而其中的音樂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推動學校美育工作,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優勝劣汰的專業選拔中,藝術才能和文化成績比較突出的拔尖人才將成為我校重點培養的藝術生。通過學生生涯規劃,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內心訴求,不斷認識了解自己的潛質、興趣和特長,明確人生發展方向,學會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開設名家講壇,引領學生成長,系統地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和性格,明晰復雜的專業信息和職業信息,強化生涯發展的主動性,體驗生涯規劃的過程。實現師生平等對話,關注重點,開展以溝通、理解、幫助為特征的個別教育,可以說音樂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導師。
2.拓展藝術特長生培養途徑,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培養模式,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對未來充滿希望,引領學校的藝術教育。藝術特長生是一所學校特有的風景線,不但可以活躍校園文化生活,還可以提高各個班級的文藝活動品質,每個學期我校都會為特長生提供優質的培養模式。
3.鼓勵學校的優秀藝術人才,優秀藝術社團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活動,在活動中提升藝術水準,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讓參與藝術活動的學生在心理活動,思維方式,藝術判斷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每兩年一度的區藝術節比賽,為在校園藝術節涌現出的特長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和展示的機會,通過獨唱、合唱、器樂、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的會演,讓有特長的學生更加堅定了在藝術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三、學校層面對音樂教學的前景規劃和美好設想
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指出,學校藝術教育要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教材改革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大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藝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開發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學校音樂鑒賞課的教師要積極探索、勇于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藝術教育的規律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藝術教育資源,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的學習和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形式的現代化、多樣化,拓展藝術教育的空間,提高藝術教學的質量;課外、校外藝術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與藝術課教學相互聯系,又具有與學科教學相區別的獨特的教育價值。因此,在內容和形式上,必須考慮學校教育以及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面向全體學生,遵循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選擇性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現和創造,并在普及的基礎上,盡可能滿足學生提高的愿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骨干教師發揮引領帶頭作用,使藝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明顯提高。同時,加強藝術教師校外培訓項目,培養出一批藝術教育學科帶頭人,形成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范作用的骨干藝術教師隊伍。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他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音樂以她婀娜多姿的魅影撥動著人們的心弦,觸及著人們的靈魂,對人的心靈品質、精神品質、氣質、心理活動等有著積極的陶冶作用。同時,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在課堂教學、課外藝術活動中學生可以全面參與,他們可以歡愉地歌唱,盡情地舞動,忘我地演奏,甚至可以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的音樂觀點。
我想,在音樂的世界里除了無拘無束、自由馳騁之外,精神上的滿足是最重要的,音樂教師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溫馨的精神家園,定能成為學生們走出校園后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