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麗
上個世紀的班主任,就是一個時時處處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愛好、憂愁……擔憂、傷心勞力的“奴隸式”人物。今天我們肩上的責任沒有變,依然為孩子們的明天在無怨無悔的付出,可這種付出的方式要改變了。“主任”和“主人”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大不相同,我們不是班級的主人,不是班級中所有學生權利的代行者,班級的主人應該還是學生,是他們自己。
作為班主任,要多聽聽孩子們的見解,給孩子們商量,這樣既能培養孩子們的自主性,自覺性,還能培養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其實,一個真正把自己看作是班級的主人的班主任,都會用一種粗暴、蠻橫的做法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老師講課出錯了,學生不敢提出,一直錯下去,班干部不公開選拔自己安排,學生們會和班干部鬧對立,這樣,班主任和孩子們的距離只能越走越遠。因此,我認為現在的班主任要把班級主人的位子還給學生,班主任只需做他們人生路途中的引導者,而不是引路者。他們未來的道路還得他們自己選擇。素質教育下的班主任我認為應該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班主任應該是轉變教育觀念的開拓者
要想轉變就必須突破。不打破“應試教育”的影響,就不可能很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兩種對立的教育思想。“應試”的特點是面向少數學生,單純應付考試,爭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學率;“素質”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由“應試”到“素質”,是思想上的一場深刻的變革。人要有一種信仰,有一種敢于打破陳規的魄力,班主任要在突破“應試教育”影響方面有所作為,要勇于戰勝自我,敢于清除頭腦中的陳腐觀念。當前,阻礙班主任在素質教育中前進的就是一個“怕”字。怕學生家長說長道短,埋怨責怪;怕學校領導不放心,吃力不討好;怕別人沒有實施素質教育自己先試驗,付出的“學費”多,風險大,擔心影響學生考分,影響學校升學率。但實踐表明,實施素質教育,不僅不會降低教育質量,反而能夠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二、班主任是掘開學生聰明泉的教育能手
科學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會學。在素質教育中,班主任既要轉變觀念,又要運用科學嫻熟的教育藝術,挖掘學生的聰明泉,讓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能感受到求知的快樂,成功的喜悅。這是班主任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
1.增強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學中,經常會碰到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提高中差生的成績?有的家長請家教,收效不大;有的人占課超課,效果不佳。出路何在呢?在于班主任通過自己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增加學生信心,激發興趣,“激發了他們學習興趣,使他刻苦頑強地用功學習的最強大的力量,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2.讓每一個學生創造性地獲取知識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要“六個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大腦,解放口舌,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具有現實意義。說“六個解放”歸結到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品質。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就是探索與創新。好奇心是創造的起點。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是有強烈的好奇心。班主任無論是給學生講課,還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都應該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提出問題,變“滿堂灌”為“啟發式”,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獨角戲”為“群英會”,變“封閉式”為“開放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讓他們在教學中大膽設想,敢于提問,同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訓練其思維的散發性和幅合性,還要鼓勵他們動口,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給他們動手的機會,解放他們的雙手。從而產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親自參與的快樂感,信息豐富的新鮮感,這不僅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該鼓勵學生創新,交給他們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比如,系列主題班會的設計,文藝節目表演的策劃,讀報內容的編排,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等等,都應克服一切由老師包辦代替的傾向,要信任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事實說明,學生中蘊藏著極大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創新精神,往往使我們教師贊嘆不已。
3.讓因材施教的原則落實到行動中去
要開掘學生聰明泉,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則。我們不能將因材施教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中去,不僅要落實到提高后進生的成績上去,而且要落實到發展不同學生個性特長上去。
要實現這一目標,班主任應做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這許多工作中,主要應該處理好下面兩個關系:一視同仁、有教無類與因材而異、區別對待的關系。班主任對所有的學生都要做到有教無類,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嫌棄、不歧視后進學生。人的資質、興趣存在很大的差別,施教要因材而異,區別對待。孔子對每個學生的志趣、才能、性格都十分了解,他在回答弟子提問時,總是根據不同人區別對待,做不同的回答。子路為人好勝、勇為,孔子就時常給他潑點冷水、防止他冒進;冉有遇事退縮,孔子就不時給他打氣,鼓勵他勇往直前。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直到現代仍然放射出奪目光彩。班主任工作藝術在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堅持全面打好基礎與發展個性特長的關系。中學階段知識基礎是否牢固,不僅關系到大學新生的素質,也關系到未來各種人材的素質。
“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所有教師的職責,但孩子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需要用他們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用自己的足跡去開拓一片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