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要】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深入挖掘,從心出發,學會與學生溝通,用耐心愛心來做農村地區初中學校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92-01
“成績不好,沒辦法,別耽誤時間了,浪費金錢,還是賺錢實際,我們沒文化也照樣過生活。”這是我們農村地區一些家長對待學習的態度。有些家長把孩子在校學習當成是一個擺脫農民身份的跳板,衡量自己孩子的方式就是成績。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德體美勞都被不同程度弱化了。班級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加,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
班主任工作需要從心出發,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師生之間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理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靈深處”。畢業以后我一直在農村地區的初中學校任教,在教學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嘗試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細致。
首先,先告訴自己靜下心來再開口,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上課遲到,說話,傳遞紙條,作業不及時完成等這些小錯誤,學生會一犯再犯,屢錯不改。很多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們會忍不住說“這么低級的錯誤,你怎么總是不改。”會忍不住大聲斥責,可斥責之后學生依舊“執迷不悟”。臺灣作家張文亮的《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給我一點提示,“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后來牽蝸牛的人索性放慢腳步,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發現了蝸牛的優點。”面對學生的“再犯”,我也告訴自己,我們在牽一群“蝸牛”去散步,給自己時間,更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希望能發現這些“蝸牛”的可愛之處,借此使我們跟學生之間的相處更加平和。
其次,細心觀察學生的特點。再調皮搗蛋的學生,也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軟肋。作為班主任,要能夠細心進行觀察,問問自己當我處理學生的之前是否已經將其優點缺點都已全面分析。一個男生個性高傲,被科任老師叫去辦公室談話,他就站著偶爾“嗯”一下,一臉不屑的態度,幾位科任老師都來投訴。我沒有循著科任老師的勁繼續處理他,先把他晾在一邊。接下來幾天早讀午習下課,我都找機會觀察他,看他都在做什么,都跟哪些同學交流,再找同學旁敲側擊,看看他都喜歡聊什么話題。大概半個多學期的時間,我基本了解這位學生的喜惡,趁著課間操,我把他請到一個較為僻靜的走廊邊,傍著走廊讓他坐下跟他聊天,從他的喜好聊到他的理想,再回到他的現狀,一步步讓他正視他的夢想,再讓他意識到他的不作為的現狀,只會讓他的夢想如鏡中水月。這次聊天讓這位學生對我這個班主任刮目相待,老師竟然跟他這樣心平氣和地聊天。第二天上課他就有拿出課本聽一些了。接下來的日子,還是給予適時的提醒,這需要一個過程。
緊跟著,耐心等待花開。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改進,去經歷,去成長。我們的任務是在學生不知道自己錯誤的情況下幫忙指出,在他的心里先種下一個種子,耐心等待其生長發芽。有一個學生,初中三年連續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一開始愛逃課,不愛學習,喜歡說謊,犯錯還喜歡跟老師頂嘴,是一個讓家長無奈老師頭疼的孩子。初一的時候,我送了他一本字帖,引導他靜下心練字,他堅持不到三天就想放棄,我鼓勵他堅持,我還請其他科任老師配合,只要他寫作業,盡量把重點放在他的書寫上,只要進步了就表揚,就這樣,反反復復,一學期下來,他的書寫進步了一點,但是學習態度依舊沒有多大改變,我知道他還是沒能在學校找到歸屬感,后來我發現這個學生有舞蹈天分,在街舞方面還不錯,可是他的性格有些特立獨行,于是我牽線鼓勵他去參加學校的街舞社團,加入一個集體,訓練也更加有規范。他去了,后來他愛上了舞蹈,表現出很高的天賦。學校也給他表現的舞臺。慢慢的他其它方面也逐漸改善,比較準時來學校,上課也開始準時了,在這個過程,我一點點引導他向課本學習靠攏,到了初三,他順利考上本校的高中,繼續將舞蹈進行到底。
當學生的心房被打開后,為了夯實教育的成果,作為教師,還必須跟學生家長多溝通。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一致性。
因此,學校還是要跟家庭多聯系,讓家長明白孩子到學校接受教育,成績并不是一切,還要看重孩子德智體美勞的發展,讓孩子真正成長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考試機器。
總的來說,當好一個班主任的過程,就是從心出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老師、學生、家長能夠一起隨著現實情況的不斷變化,不斷地磨合,攜手前進,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隨著這曲攻心計更加的悅耳、動聽,我們的農村教育也能隨著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