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科·格爾根 南之瑉
彎彎繞繞的行政手續,怪誕不經的層級結構,堆積如山的文件……這就是印度官僚制度給人的最深刻印象。攝影師奧勒·維特來到印度公職人員的辦公室里一探究竟。
2017年1月抵達印度時,攝影師奧勒·維特已經對這個國家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纏著頭巾的錫克教教徒,穿著柔軟垂墜的莎麗服的女人們,繽紛炫目的色彩……維特對這個國家的印象來自其他攝影師在印度拍下的照片。
才到印度沒幾天,他就意識到,如今的印度還有一個更鮮明的特征——怪誕不經的官僚作風。來到印度西部的艾哈邁達巴德大學學習的維特以為自己需要在警局登記簽證。他被從一個辦公室“踢”到另一個辦公室,反復填同一張表格,見到了一個個坐在高高文件堆后面的官員。
在奔波了一個星期之后,他終于坐在了市警察局長面前。這個坐在空調房里、掌握著正確印章的男人最后告訴他:他根本不需要登記簽證!
“那時我才意識到,我該在印度拍攝什么。答案就是:荒唐的行政管理!”維特說。
印度人對他們官僚制度的抱怨和這個國家本身一樣歷史悠久。相比印度居民數量,印度行政部門雇傭的人數并不算多,在公職部門工作的人數占雇員總數的3.5%。在美國,這個數字是15%。但是印度行政部門就像一個自虐的魔鬼——數不清的層級機構迷宮,冗繁的行政手續,有著大量不成文規定的行政機構……可能沒有什么比在辦公室里堆到屋頂的發黃的文件小山更能體現這種體系的模樣了。
幾乎每個印度人和生活在這里的外國人都能講出一個“官僚主義”故事。比如一個美國人想為他新生的兒子申請簽證,最后卻不得不繳納罰款,因為他沒有在孩子出生14天內辦理。當他提出異議,表示要如此迅速地為一個嬰兒辦好護照是不可能的事時,印度官員只是回答他:“就是這樣規定的。”
奧勒·維特開始拍攝這個由官員、文件、電纜、電扇和寫字臺構成的世界。他去往多個印度聯邦州拜訪官員們,甚至在獲取拍照許可的過程中,他也見識到了印度行政管理方面的巨大問題。“實際上一直都是同樣的流程。”他敘述道,“我被從一個官員‘踢到另一個官員處,看不到希望地喝茶等待著。有次一個官員告訴我,5分鐘后我們就知道是否允許拍照了。結果當我終于等來一句肯定的答復時,已經過去14個小時了。”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政府清楚地了解這個問題。幾年前的一項研究表明,印度的行政管理是全亞洲最糟糕的,不僅低效、腐敗,而且阻礙了經濟發展。
很多官員都十分畏懼承擔責任,害怕卷入丑聞。于是,申請人被從一個辦公室“踢”往另一個辦公室。提出異議是不受歡迎的。按照經濟學家的觀點,陷入癱瘓的行政機構是印度在革新和經濟增長方面無法跟上競爭對手中國的腳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印度政府首腦莫迪出臺的第一批文件中就寫明要建設一個數字化的印度。公民不應該長達數小時甚至數日站在公職人員面前,恭敬地奉上賄金,而是在線申請護照或出生證明。目前,一個用指紋和密碼完成支付的電子支付體系在印度大獲成功,短短幾天內就有300萬印度人開通了電子賬戶。但是在大都市之外,數字化進步卻了無痕跡,廣大鄉村地區仍是紙質文件當道。“到處都是宣傳數字化的海報,但在公職人員的辦公室里,卻舉目皆是堆積成山的文件。”奧勒·維特說。
他說起自己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動車登記處的一次經歷。那里的文件被儲存在一個巨大的廳堂里,高達幾米,有些存放時長已超50年之久,正在慢慢腐化為塵土。“我詢問那些官員,在這樣的混亂中,他們真的能找到需要的文件嗎?一個人回答我:‘如果我們需要找到某份文件,就會派個人進去找一個月。”維特講述道,“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他是在開玩笑,還是說真的。”
[譯自德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