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摘 要:結合易門山區縣實際,在總結易門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的同時,從8個方面認真分析了易門縣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易門縣核桃產業的發展,推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后勁。
關鍵詞:山區;經濟結構;林業;特色經濟;易門;核桃產業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44
1 核桃產業發展現狀
易門縣地處滇中高原西部,位于E10154'~10218',N2427'~2457'之間,在云南經濟大發展橋頭堡建設中處于滇中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位置。全縣土地總面積153080.0hm2,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7%,是典型的山區縣。縣域內林業用地面積123834.4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0.9%。發展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和區位優勢。
易門縣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核桃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截至目前,易門縣的核桃種植面積達13420hm2,2017年核桃投產面積3260hm2,產量1001.1t,產值1396.47萬元。同時,已建成核桃加工企業2家(其中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核桃專業合作社4家(其中國家級專業合作社1家,省專業合作社1家)。建成的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云南磨漿農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核桃乳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50000t,2017年加工產品產量21700t,產值達2.4億元。易門縣核桃產業的發展正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2 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2.1 加強組織領導,責任明確,措施得力
為確保易門縣核桃產業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縣委、縣政府成立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林業局,辦公室下設7個督導組。督查組采取隨機抽查與重點區域全覆蓋檢查相結合,檢查結果反饋各鄉鎮(街道)并公告結果。各鄉(鎮)街道加強對核桃產業發展目標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職能部門具體抓落實、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責任明確、配合密切、多方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做到了組織落實,責任到人,把核桃產業發展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易門縣核桃產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2.2 提高認識,狠抓落實
專門制定出臺了推動特色經濟林果發展的鼓勵政策,為易門縣林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創新,完善政策,努力實現易門縣林業發展的新突破。以抓項目的舉措,來抓核桃產業的發展,以易門城市景觀建設、打造“后花園”、融入昆明經濟圈的目標來抓核桃產業。實行一個林產業重點項目一套班子、一幫人馬來組織實施,加強領導。明確目標任務,簽訂“核桃產業發展目標責任書”。做到各級政府層層抓落實,積極培育易門縣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產業,結合產業結構的調整,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2.3 布局合理,重點突出
易門縣依據“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按照易門“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和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合理規劃布局易門縣核桃種植區域,形成規模生產,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明確在海拔1600m以上的冷涼區域以發展核桃為主的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規劃。核桃重點布局在群眾基礎好,積極性高,氣候、土壤較為適宜的5個鄉(鎮)。把核桃產業發展進行中長期總體規劃,做好區域布局,確定總體目標。“十三五”期間,適度發展核桃面積,重點以管護為主,進行必要的補植補造、撫育管理等手段提質增效,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
2.4 積極爭取立項扶持和多方籌集資金,加快易門縣核桃產業的發展
為使易門縣核桃產業規模、健康發展,加快山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強山區群眾增收后勁,易門縣抓住“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戰略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對易門縣核桃產業建設的立項扶持,以國家、省、市重點工程為支撐,加快了易門縣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發展步伐。抓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有利時機,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興辦核桃基地,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特色經濟林產業,吸納大量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易門縣的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發展中來,從而緩解易門縣在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發展中資金不足的矛盾;通過項目的合理整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和引導力度,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同時,通過招(邀)標的形式,實行工程隊造林,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一改以往的在林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由農戶自行栽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造林質量和造林成活率。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壯大核桃產業發展規模
為大力發展易門縣核桃產業,縣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整合項目的基礎上,對新發展的核桃按200元/667m2的標準進行補助,上級項目補助資金不足200元/667m2的,由縣財政預算資金補足200元/667m2;加強幼樹期撫育管護,對近年來新發展的核桃種植面積7333.4hm2,按每株每年1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專項用于技術輔導、補肥、修枝整形、殺蟲除草等后期管護環節;結合易門縣當前林業產業發展實際,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00萬元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發展泡核桃等產業;于2015年開始,對有核桃種植的重點村(居)委會,在核桃種植和管護的關鍵時期,在全縣范圍內聘請30名核桃技術輔導員,對易門縣現有的核桃面積進行撫育管護和指導。
2.6 依靠科技,提升服務質量
加強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增強林業科技人員服務能力和輻射范圍,滿足核桃產業增長的需要;加大科技宣傳和培訓力度。在現有培訓工作基礎上,除積極派技術人員參加省、市組織的培訓外,還要積極開展縣內培訓,根據農民培訓需求,組織林業科技人員,深入村組,進一步加大科技宣傳和培訓力度;利用資源優勢,大力推廣良種栽培。為確保易門縣核桃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通過示范園的帶動,發揮其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科技示范作用,為易門縣全面推廣核桃規范化栽培管理技術提供實實在在的例子。
2.7 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核桃產業發展機制
2.7.1 搞活經營機制,增強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建設活力
易門縣在總結了過去林果產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實踐與創新,采用多形式、多主體的經營管理模式,積極鼓勵外來投資者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2010年,易門縣引進昆明客商投資在浦貝鄉建設了一個100hm2優質薄殼山核桃基地,同時成立了“云南碧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相關農戶可帶土地、以投工投勞形式參與公司的基地開發,有力地推動了易門縣核桃產業的發展。
2.7.2 積極扶持和培育龍頭加工企業
為打消易門縣廣大山區群眾發展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的后顧之憂,我們在抓好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進一步考慮核桃產品的深加工問題,積極引進和培育兩家核桃深加工企業——云南磨漿農業有限公司和易門天匯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龍頭企業的帶動,將有效提高核桃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特色經濟林產業的快速,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及地方經濟的發展。
2.7.3 積極創辦基層合作組織、帶動核桃產業發展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圍繞核桃產業發展,全縣扶持建立起了易門縣阿告米核桃專業合作社、易門寶源果蔬專業合作社、易門縣乾坤源核桃專業合作社、易門縣銅廠鄉優尚佳核桃專業合作社等4家核桃專業合作社,并創建了“阿告米”、“新仁街”等自主品牌。在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通過實施統一種植標準,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產品收購、統一品牌銷售,使全縣林農實現了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全面提升了林農的種植和經營效益,增強管理意識和發展意識,帶動易門縣特色經濟林核桃產業發展。
易門縣的核桃產業,在規模化、規范化、產業化及成效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林果產業。核桃產業的發展,推進了易門縣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后勁。13420hm2核桃投產后,預計核桃產量20000t,核桃產值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