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是近年來地理課改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區域地理復習——日本》為例的教學設計,通過區位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和人地協調觀的落實,從而探索使地理核心素養在課堂上“生根發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地理核心素養;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建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素養是通過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一種修養,具有養成性、穩定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征。地理素養是一個人能夠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學的技能來解決問題的內在涵養,它包括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和人地協調四個方面。
“地理核心素養”是在“地理素養”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是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所養成的比較穩固的心理品格。這種品格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需要在課堂上得到落實。
基于此,筆者以《區域地理復習——日本》一節為例,談一談地理教學如何由“知識怎么教”向“素養如何培養”轉變。
一、區域認知是基本出發點
區域性是地理學科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區域認知素養有助于學生從差異性角度認識地理環境的特征及其差異,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是培養地理素養的基礎。
在本節中全面認識日本所處的區域特征包括自然環境特征和人文環境特征是學習的基本點。因為區域發展要依托區域環境,這也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
教學片段展示:基于高二學生的學情,教師先逐級展現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學生學會利用“放大鏡”逐級認識區域。
師:(1)日本在哪里?
(2)描述日本自然地理環境特征?
生:基于課前資料收集,思考并得到結論。
師:引導總結。
二、綜合思維是必要過程
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之一。地理學研究對象復雜,自然與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織,不同區域要素的組合與聯系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地理事物和現象不斷變化和演進。所以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
在本節課堂設計中有三條主線:(1)區域特征的綜合分析,全面掌握區位條件,分析日本的發展條件;(2)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事物是發展變化著的,區域發展前景更應該未雨綢繆;(3)掌握資源匱乏國家或者地區探尋發展之路的方法,做到知識的遷移應用。
教學片段展示:制造“矛盾”,加強思辨與對抗,多角度綜合思考,培養綜合思維。在交流和分享過程中促進思想的碰撞,進而產生智慧火花,還可以增強團結合作的意識和系統整理知識的能力。
師: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體現了區域發展過程中不利的條件,這有沒有問題?
生:沒有。
師:那為什么會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呢?
生:陷入“矛盾”,開始思辨……
師:接著追問,日本是如何扭轉不利的局面的?日本的發展成功之處何在?有沒有像日本這樣的國家或者地區,它們該怎么辦?
生:結合收集的材料,展開表達與交流。
三、地理實踐強化地理素養
地理實踐是在真實或者提供背景資料的前景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與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通過觀察所得的學生在地理實踐中的表現行為,還可以作為評價地理素養習得的標準。
教學片段展示:本節的學以致用環節,也是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方式。筆者在課堂中選取的是同為亞洲國家的新加坡的狀況,由于在必修三第一章《區域環境與區域發展》的問題研究中已經學習過“地理環境為新加坡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條件”,大部分學生對新加坡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再結合資料的收集,讓學生對新加坡狀況的了解從感性、表面認識提高到理性、全面的認識。
師:新加坡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推進工業化的一個典型國家,其發展工業的優勢地理條件和不利地理條件都很突出。新加坡是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條件?又是如何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解決諸如市場、勞動力、資源等不利條件的?
生:結合收集得到的資料,發表觀點。
師:注意引導,尋求和日本發展的共同點,培養學生自主分析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的條件。
四、逐級提高人地協調觀
人地關系是地理學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人地協調觀作為核心素養之一,是學習地理學的核心線索和基本價值觀念,是學習地理學的重要意義所在,其有助于實現地理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也是把地理從課堂聯系到課外的重要媒介。
新課標提出的四級水平主要依據不同水平的情況進行劃分,因此“內容扣素養,教學分水平,講授設情景”,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同時尊重學生發展差異,遵循因材施教。
本節課教學所要求的水平層次為:(1)分析日本發展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2)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3)資源匱乏性地區或者國家的經濟發展之路;(4)探索人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之路。
綜合來看,地理課堂是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每一節課都可以成為學生習得核心素養的契機。地理教師應提高自身對核心素養的解析能力,促進學生在地理課堂中有效地理解核心素養,實現教學相長。
作者簡介:楊慧(1990.07—),女,土家族,重慶黔江人,就職于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