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光
摘 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不斷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新媒體以其即時性、海量性、共享性、交互性等技術優勢,成為社會信息傳播與交換的主要平臺,也為歷史教學提供了全新的發展途徑與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優化
一、“互聯網+教學”的產生背景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最高決策層對互聯網推動社會轉型進步的高度重視。隨后,《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頒布,提出要通過互聯網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國家和政府層面對“互聯網+”的提出給教育界帶來新的契機,“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是我們值得深思與具體著手的方向,其中“互聯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創新教學思路與模式刻不容緩。
互聯網條件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是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為一體,使師生信息意識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訓練、信息素養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教學之中,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使師生均得到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二、“互聯網+歷史教學”的教學模式及其實踐價值
1.傳統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歷史課程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及文化內涵,包含著人類的智慧及精神,是一門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的科目。但是由于受以往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以及七年級學生的理解水平和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未充分形成的制約,老師通常是讓學生靠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及歷史數字,使有意義的歷史課程變得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此會直接制約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互聯網+”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初中歷史的內容比較枯燥,講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甚至都是遠古的內容,就照本宣科會比較單調,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多插入一些歷史中發生的故事,甚至可以與時興的電視劇或游戲掛鉤,不再死板地讀課本。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故事中的歷史朝代里面去,引發學習的興趣,讓其輕松且深刻地對歷史知識點記憶。筆者認為在日常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歷史學科的特點,保留歷史課中播放歷史事件影視資料視頻的方式為基礎,逐步探索采用“互聯網+歷史故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歷史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歷史故事交流,是“互聯網+”時代歷史課教學豐富課程實施的形式、有效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新嘗試,也是素質教育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有益創新,有利于從青少年時期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和培養。
“互聯網+歷史故事”,是指在依據歷史課程教學大綱的設計之下,從課內教材出發走進現實生活,結合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其產生的歷史意義和對當今社會的影響,以及古代先賢值得傳承的思想,結合當今社會發展對學生進行解讀。利用網絡平臺、微信群交流,以學校為單位建立微信公眾號,其中包含定期發布歷史故事小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央視大型文創節目《國家寶藏》、對某些特定歷史故事產生的成語進行提問并解讀等模塊以及線下分享課吸引更多的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借助學校提供的資源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由歷史教師為學生解答在平臺的留言,為學生進行點評,使課下掌握的歷史知識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線上討論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總結出學生學習的熱點和難點,整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加以有益補充。
三、對“互聯網+”引入歷史教學的思考
歷史是生活的積淀,若干個生活的節點構成了歷史的發展長軸。許多歷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或是在他們的生活中能夠找到相關的影子。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避免空洞說教,要竭力尋找生活中的著力點,將生活資源的作用發揮出來。對于歷史事件,有些對未來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有些則給我們民族帶來沉重的重創。所以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對于那些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歷史災難的事件更要著重講解,使學生對國家公祭日等具有社會功能的政治儀式有著深刻的體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讀詩使人靈秀,讀史使人明智?!蓖ㄟ^“互聯網+歷史教學”,不但可引導學生養成尊重歷史弘揚歷史的情懷,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過程,是教師自我發展與提升的過程。這也就是說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強化并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跟隨現代化社會發展的步伐,并通過不斷地在實踐中反思來逐漸促進自身教學智慧的生成。與此同時也需要學校管理層為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比如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定期進行考核、召開教學經驗討論會,構建互聯網課程資源庫,共同促進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盎ヂ摼W+歷史教學”的大規模推廣離不開頂層設計的引領,少不了學校教師的努力建設,更不能缺少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唯有如此,“互聯網+教學”才能從頂層設計的想法落到教學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趙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2010(8).
[2]趙彥喜.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80).
[3]陸文霞.探討學習初中歷史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4).
[4]張學敏.走出課堂近距離接觸歷史[J].學園,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