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
曾經有一位優秀班主任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我在,學生能做好,當這個班主任可以說基本合格;我不在,學生也能做好,說明班主任很優秀;如果說班主任在,學生都不能做好,那么當這個班主任應該是失敗的。”因此,從班主任的基本職責來說,當班主任并不是一件難事兒,當好一個班主任,輕松自在、游刃有余,就需要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剛當上班主任都有這樣的想法,怎樣教學生做人、怎樣把班級帶好、怎樣提高學生成績。這就需要有好的班風、學風。學生剛入學我認為應該勤到班級看看學生的思想狀態,了解一下學生的家庭情況,看看哪些學生適合當班級干部,培養得力助手。每一節上課前必須到班級,看看哪些同學經常遲到,哪些同學經常吃小食品或者哪些同學座位下有垃圾,發現一些問題后集中一起進行教育。有的人認為,這種方法很死板,從管理學生角度看是沒有技術含量,不利于學生自身發展,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當班主任前期工作是這樣做的,我的主要目的是從中選拔優秀的班干部并且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把班級管理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讓優秀的班干部管理,能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通過學生干部及部分學生代表制定或修改班級管理細則。
第一項工作是每學期開學和全體學生共同討論、修改、制定本學期《班級獎懲管理細則》。管理細則就是班級的基本法律,制度制定后若無異議,班級所有同學必須按此規定實施。
第二項工作便是班級干部隊伍建設。選出適合的班干部后,要對管理隊伍進行培訓,分好責任目標及具體需要管理的事宜。如:勞動委員:每天檢查班級衛生狀況,未清掃干凈需要重新打掃,或者學校組織勞動時,勞動委員給班級各小組平均劃分勞動任務并做好督促檢查工作,對表現好的同學或小組予以獎勵,對偷懶或以各種理由未完成的同學予以批評納入小組量化考核之中。
第三項工作是學會“疏”“堵”結合,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度。在班級管理中,負責各個方面的班干部可以把任務具體分解到每一位同學,這樣大家都能參與,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日常管理當中并得到鍛煉。
比如衛生方面,平時分給勞動委員負責檢查,室內不允許堆放垃圾,要求班級內每名同學自己準備方便袋,放學把垃圾隨時帶走。早自習我提前到班級檢查衛生情況,一是看看哪位同學不注意保持自己的座位衛生,二是能知道值日生打掃情況。在大掃除中把任務分工到人,張貼上墻,勞動委員負責檢查,班主任隨時隨地做檢查指導,沒有徹底清掃部分或清掃不徹底的地方,由勞動委員找到具體負責人。我班有一位同學成績非常優秀,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但就是不愛勞動,有一次大掃除時間其他同學都在忙里忙外,而他卻在座位上好像勞動跟他沒什么關系。課后我把他找到辦公室,說起勞動的事情,這位同學說:“我在家里爸爸媽媽都不讓我干活,學校這么多同學,還是他們干吧。”我和他說一名優秀的學生要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從小事做起,以后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在我多次反復思想教育后,這位同學逐漸參與到集體之中,轉變了思想態度,不但能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還能為班級其他同學著想。
學習方面:課間操由體育委員負責;語文、英語、地理、歷史、早讀都由科代表負責。考試總分進入班級前5名或總成績較上次在班級排名前進10名以上的同學;單科成績達到優秀的,單科月考成績比上次提高20分以上者;單科成績由不及格到及格者;各科平時小考成績滿分者均會得到相應的表彰獎勵。我班的張××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第一次月考中竟然作文一筆不寫,了解情況后,經過和語文老師溝通,我讓他從第二天起堅持寫日記,看優秀作文選,聽同學的優秀范文,監督他每周必須寫出兩篇成型的作文,到現在他已經堅持寫出成功作文30余篇,語文成績有所提高。平時我也經常教育學生學習要認真,到了母親節、父親節要知道感恩,為父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父母省吃儉用,要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道德修養方面:先學做人,再做學問。說得真有道理,學習好,品德不好,容易造就高智商的敗類,會給社會造成更大范圍的破壞。因此,我十分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他們多做積德的事,不做缺德的事。利用早讀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的教育,如中學生日常行為教育、《弟子規》等內容的教育學習,讓他們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平時也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比如班級中的孫××、查××不愿意學習,可是每次學校舉辦文藝活動非常積極,組織排練篩選節目,還經常向我匯報節目如何。我這時說:“你們表現真好,老師特別喜歡你們,如果再在學習上用點心,那就更優秀了。其他同學也會非常贊同你們的,一定會說,你真棒。”經過多次的引導及與家長的溝通聯系,他們逐漸有所轉變,上課經常舉手回答問題,上課也認真聽講,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字跡也有所改變。我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表揚,學習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生命氣息。
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
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