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燕
摘 要:作為一個教育者,最大的教學目標就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是快樂、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幸福。
關鍵詞:教育;學習;快樂;幸福
隨著新課改的步伐不斷前移,人們不斷地拷問:怎樣的教育才是適合的教育?怎樣的課堂才是我們需要的課堂?
一、做幸福快樂的教師
有人說,沒有幸福的教師,就教不出幸福的學生。對教師而言,幸福是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
首先,幸福是做一個“偷懶”教師。把能讓學生做的事交給學生做。(1)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2)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惜字如金”:學生會的不講,學生不會的,先通過小組討論學習。教學不應是傳統的先教后學,而應該是先學后教。(3)適當地讓學生自己改作業、改試卷,自己發現問題。
其次,幸福是體驗教育的魅力。很多教師感受不到快樂的原因是沒有成功感。現在開展課題研究是一個趨勢和主流,普遍教師認為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下,課后還要開展課題研究簡直是一種超負荷的負擔。事實上參與課題研究,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還豐富了自己的實踐經驗,更讓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自己對教育有更新的認識,和同事共同研究的過程也加深了彼此的情誼,在研究的過程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二、用快樂感染學生
中央電視臺記者在調查公民的幸福感時,問一名小學生,你認為最幸福的是什么?學生回答:“不要上課。”從這位小學生天真無邪的回答中,我們不由地深思:究竟教育給予學生的是什么?壓力?負擔?恐懼?快樂?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使自己有陽光。”如果我們教師每天板著一幅苦臉,能讓學生幸福嗎?要想學生“樂學”,自己得“樂教”。首先,“樂教”是以愛為原驅動力。“和學生平等對話”“蹲下來,用放大鏡看學生”“關愛每一個暫困生”;其次,“樂教”是以激情為催化劑。教師要以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學生,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充滿激情和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樂觀、積極和進取的人生態度,從而對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用興趣激發學生
快樂需要“興趣”的引發,需要“執著”的支撐,需要“激勵”的強化。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如何才能使之在快樂中動腦、動口、動手、自主主動地學習?
1.學會賞識、善用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好老師總能給學生帶來快樂,總能讓學生體會到快樂和幸福,總能時刻用發現美的眼光來賞識他們。學生奇跡的發生源于教師對學生積極期待和熱切的關愛。記得我在批閱一個后進生的作業時寫到:慢慢來,老師看到你每天都在進步。果然,那個學生像被賦予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原先基本空白的題目也慢慢填滿了,課堂上也慢慢敢舉手發言了,臉上的笑容慢慢也多了。
2.將新教育技術引進課堂
在“互聯網+”時代的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傳統的多媒體技術,例如當前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微課是一種快樂的技術手段,以其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地理學習涉及很多復雜的地形地貌和山川湖泊等,傳統的書本學習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和直觀感受,而微課可以將上述內容形象的展現出來,能夠有效地提高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還可以增加教學的容量,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開啟快樂的實踐課堂
在學生的眼里,快樂與玩耍是孿生兄弟,會玩的學生是健康的,快樂的。快樂的地理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創造參與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結論的機會,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消除他們對地理學習的枯燥感,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對地理學習產生愉悅感。如何有效地開展快樂的實踐地理課堂?這需要教師用熱情動手激起學生動手的激情。只要投入其中,就能在實踐中找到快樂。在日常的教學中,特別是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學習特別抽象、枯燥和乏味,因此開展實踐活動對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的意義尤為巨大。筆者在具體實踐中的的做法是:把分好組的學生帶到相關場地,學生自己調查,并用手機拍照記錄。學習“大氣環流”的知識點時,讓他們白天到學校空曠的樓頂,測風向、風速、氣溫、氣壓及日降水量等;學習“地球運動”的知識點時,讓他們晚自習間測北極星高度及觀察月相;學習“太陽高度角”時,讓他們到操場平面判定正北方測算正午太陽高度……只有實實在在地讓學生參與調查研究活動,才能讓他們在快樂中逐漸提高動手能力及合作意識。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快樂實踐課堂后,很多同學笑著說:“原來地理是如此的快樂!”看著他們一張張笑臉,我知道這是發自內心的快樂,正如歌中所唱: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
新課程改革認為實行快樂教育是解決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迫切需要,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迫切需要,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我們需要創設的地理課堂,應該是幸福的地理課堂,讓學生感受快樂的課堂!讓快樂永駐彼此心間,傾聽幸福花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周國韜,蓋笑松.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M].中國輕工教育出版社,2012.
[2][英]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M].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