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國策施行,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在進步,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國傳統的社會文化在面對多元性的世界各地文化的時候,卻顯得力不從心。在復雜的世界文化充斥的現在,首當其中受到影響的就是更容易接觸到世界先進理論文化,并且正在各高校就讀的高校學生,所以,在對各高校學生進行知識武裝的同時,各高校更應該重視高校教師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以期完成高校學生們健康人格的順利融入。
關鍵詞:健康人格;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完善
“人格”(Personality),是一種穩定的行為方式,也是源于個體內部的一種人際過程;也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這個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另一個人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品質,更是用來描述人類心理狀況的一種思想品質。而一個健康的人格,在脫離了正確思想教育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產生的。顯而易見的,如今的大學生在高校階段的人格發育是不完善的,所以,各大高校必須結合起人格本身的各種顯著特征,才可以通過正確的思想政治教學手段,使在讀的高校大學生們形成不同于其他人而只屬于自己的健康人格。
一、人類人格的特點
雖然人類的人格不盡相同,但是卻都是有著相同的特點,所以在通過思想正教學為在校大學生們塑造健康人格的同時,有效的利用人格的特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格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格的獨特性
在我們周圍生活著的人們,有的人活潑開朗,有的人木訥寡言,有的人小心謹慎等等,這些都在表明著人們的人格各不相同。而造成人格不同的因素也有很多,而每個人的人格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教育程度甚至是遺傳等各方面形成了不同的人格。所以,先天和后天的影響因素是很大的,但是后天的因素會占到比較大的方面,所借助這點可以看到對于人格的養成對于環境是很重要的,高校可以利用正確思想政治教學的氛圍來影響學生們的人格養成,向健康的人格方向引導。
2.人格的穩定性
學生的人格一旦成型,那么這個人的行為方式就會一成不變,是非常容易判斷的,比如有的人行事雷厲風行,有的人行事拖拖拉拉,也有的人行事偷偷摸摸等等,這就說明人的人格是具有穩定性的。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格一旦形成,那么就會很難改變了,所以,高校在讀期間是大學生最佳完善健康人格的時間段,高校對此的任務艱巨而又不可推卸,在高校中施行思想政治教學勢在必行,這樣更加有利于在校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從而走向社會可以有更好的生存條件。
3.人格的統合性
人格的內在促成結構是具有一致性的,是受自我意識調控的。人作為個體是極其復雜的,人的行為表現出多元性、多層次的特點。人格的組合是千變萬化的、人格的結構也是千變萬化的,各種心里特征的積累,形成一定的秩序,最后組成了一個人的人格。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人的自我意識對于人格的養成有著重要影響作用,所以,各高校在完善在校大學生健康人格,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時間觀的時候,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融入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有一個深刻的教訓,就是重視智力發展而輕視人格完善,這就形成了我國教育所獨有的“應試教育”,所以在讀大學生的思維模式還不夠穩定,心理狀態也是起伏不定,所以在大學階段,他們的思想意識和人格素養正處于最終形成的過程中,如果高校可以正確利用人格的特點,結合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可以更好的幫助大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人格。
1.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智力真正發育成熟的最初階段,大學生的思維和思想是在不斷摸索和開拓的階段,是需要具有遠見和思想的人或事物教導他們去了解這個世界,去建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每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是不同的,但是三觀的趨向卻必須是正確的,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和思想政治教育老師來進行引導,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來為在校大學生進行健康人格理念的延展和加深。所以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對于還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而言,猶如一個可以引導他們走過茫茫大海的燈塔,是大學生們樹立正確三觀的基礎保障之一。
2.有利于發展大學生建立健康人格的多樣化
在高校中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觸最頻繁的就是高校輔導員和思想政治老師,而高校輔導員和政治思想老師們都是以理論和以往經驗為先,通過以往得到的結論和結果去引導高校學生去建立健康的人格,這樣固執守舊的方式已經不太適應現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轉換和引導,所以必須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方式去完善和改進大學生人格的缺失和不足,這樣才可以迅速在短期內為在校大學生們建立一個健康的人格,為大學生們在以后踏入社會上思想可以保持進步,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總結:
學生的人格教育是指人格主體的心理品質和行為傾向,是符合社會成員所公認的權威性標準。人格教育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教育學生懂得做人的資格和為人的品格,要珍惜自己的人格,更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做一個按社會規范行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完善自我的人。所以在高校的學習期間,大學生的人格教育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融入,從而可以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景菊.淺談人格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基于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實踐[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2):82-85.
[2]胡文麗,趙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獨立人格塑造中的作用研究[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1):62-64.
[3]姚堯,潘艷民.探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的提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2):153-153.
作者簡介:張志軍(1982.05.25)男,民族:漢族,籍貫:廣東省云浮市,單位:廣東培正學院,學位: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