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鴻
摘要: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在不斷地探索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使課堂與書本的聯系更加緊密,讓學習更加精彩。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數學
引言:
教師們不斷探索教學方式,為的是更好地教給學生更多的東西,生活化教學是對以往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是對新課改要求的呼應,突破了之前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于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和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和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以及實際運用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和數學教學現狀
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一個杯子的產生,需要的是對體積、容積、長度的計算,一臺電視的生產,需要的是對于零件以及主屏等各方面的計算,一個毫不起眼的部件,可能包含的是無數人的心血和無數的計算過程,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需要數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指利用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使課堂學習的內容不僅局限于課本,即數學既在課堂和書本中,又存在于生活中,通過生活化使書本知識更容易理解掌握,在生活中使書本知識得以應用。可以說數學課堂也是生活化的一種,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數學生活化既指數學課堂,又指日常生活,初中數學生活化,要重視數學課堂,也要重視和生活的聯系。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擺脫了數學僅存在于課本和課堂的局限性思想,是把課本上的數學代入生活中,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使其進一步貼近生活。有利于讓數學在學生眼里變得更加有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數學,愿意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尋找解決方式,鍛煉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實踐聯系課本,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其次:生活化教學強調的是生活與數學的聯系,課堂教學雖然是在學習,對于在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們來說也是生活。課堂數學的生活化在于不把數學當作“死”的數學,而是讓它“活”起來,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容易產生只聽講和做筆記而不思考的習慣,對于問題的積極性不高,不愿意提出問題,也不愿意回答問題,對于數學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實際動手探究能力不強。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實踐的科學,實踐是學習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而長期的數學教學注重的是證明和運算,不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看重分數而不看能力,沒有考慮到長遠的學習。而枯燥的教學容易使學生在學習困難知識點時不愿意深入思考、學習,不利于學習興趣的保持。
二.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生活化教學即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營造好的課堂氛圍,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目標,創造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把數學課當成一門探索的課堂,愿意加入探索中來。由于以往觀念的束縛,師生關系不利于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為此老師需要轉變角色,改變以往觀念,擺脫傳統的師生關系模式,在教學時既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又是可以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的伙伴,是良師益友的關系。讓學生在課堂都能放得開,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避免老師光講課學生光聽課的場景,實現有效互動;在發現問題后能及時向老師詢問,反映問題,主動尋找答案,師生一起參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覺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玩”數學,不把數學課和生活完全區別開,體驗學習的樂趣。
生活化的教學需要老師深入理解課本知識點,靈活講解,這對于老師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把抽象的概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給學生,把書面化的概念等與現實聯系起來,立足課本進行拓展延伸,合理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使學生深入理解,講解概念時可從生活中的物品事件舉例,把書本上的概念等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生動地講解。比如講幾何概念的時候,從粉筆盒,電視柜,手表等圖形舉例,用多媒體軟件展示圖形、形狀,多方面切入引導學生發散性地進行思考理解,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掌握注意使用的度,避免過分運用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不關注知識點的現象;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加深印象,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知識點處理問題,鍛煉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進行實踐,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同學們一起思考,一起動手,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索問題,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發現問題加深印象。比如認識圓形的時候,收集圓形物體,區別圓和其他圖形,學會怎樣畫一個符合要求的圓,認識到自己的圓不符合標準是哪里出了問題。
除了課堂之外,教師可以在講授知識時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鼓勵他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元素,拉近生活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培養他們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創造數學知識運用的環境,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可以在哪些日常生活中得以體現,比起完全的課堂講解,學生對生活中的應用可能更關心,比如超市買東西時哪種方案更節約,把學到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而且老師提出的關系會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強烈愛好及關注,比如喜歡模型等的學生,由于個人興趣愛好對數學感興趣,認真研究學習,既有利于學習數學又增強了數學應用能力,還有利于對數學產生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與教師轉變教學思維和創新教學手段是分不開的,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靈活掌握課本知識,向新課改標準靠攏,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安國宏,《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年第12期
[2]趙春景,初中數學生活化的教學實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