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達容
摘要:每個不同學習階段的開始,都是學生重新適應環境、節奏、內容、人員等的重要節點,適應性強的學生會較快地進入角色,順利過渡,適應性較弱的學生會認為這是一次痛苦的煎熬,久久不能融入新的集體,開始新的學習生活。普通學生尚且如此,適應性本來就不強的智力障礙學生就更難很好地轉換角色了,他們或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支持,才能較好地適應新生活。每個老師都有責任幫助他們較快地成功地轉換角色,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清潔專業課;轉換角色
清潔專業課都安排在中職一年級,都是從各區招來的九年義務升讀的學生,根據這幾年的經驗,在一年級上半年新生到校的初期,是幫助他們轉換角色的關鍵期。
九年義務段的學生,多關注文化類學科學習,忽視或不重視技能類學科;對同學間雞毛蒜皮的摩擦很在意,不珍惜在校的時間和同學間的友誼,不會較好處理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學生來自各區不同學校,身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舊有的壞習慣,不利于將來的成長和就業;學生思想上還停留在以前的狀態,沒有中職專業學習的認識,沒有學習的迫切感;沒有對將來就業的思考和認識等等。以上這些客觀存在,可能在九年義務階段不會很突出,但是到了中職階段,如果還放任自流,會影響他們三年的中職專業課學習甚至三年后的順利就業。因此,在剛入學就開始幫助他們改正思想上的認識和行動上的壞毛病,讓他們順利從九年義務學生轉變為中職生,意義重大。
如何幫助他們盡快轉換角色,快速進入中職階段的學習狀態呢,在清潔專業課上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一、上好第一節課,開好頭。
與學生初次見面的第一節課很重要,它是和學生間建立初步印象的好機會,通過這節課能夠留給學生一個特別的印象,讓他們很快就能記住老師。同時也可利用這節課,能很快的認識到每一個學生,了解到他們的一些情況,以便更好地為他們制定教學計劃。在第一節課介紹老師和清潔課程,還把歷屆的中職畢業生里的優生、差生搬出來,作為案例告訴學生,怎樣做就能成為優秀畢業生,怎樣做就會淪為差生,讓他們認識到課程的意義。再給出一個范本,請他們挨個到講臺上亮相,來個填空式自我介紹:我叫(),今年()歲,來自()學校,家住在(),家里有()和我,我喜歡吃(),喜歡玩(),我將來想做()工作。通過學生的這些自述,對每個人基本情況就有個大致的了解。這個頭就開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規范課堂常規,培養職業習慣
要想讓學生盡快進入中職狀態,進入到的課堂,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跟他們定好我的課堂常規。入專業室上課要按“打卡——簽名——讀安全常規——上課——下課打卡——關門窗水電”這一流程操作,每天重復,成為習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守時、排隊、等待這些素養和安全意識。
由于這些課堂常規跟他們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相差很大,一開始他們并不適應,從教室來到專業室拖拖拉拉,明明規定要提前5分鐘到,有的卻遲到十幾分鐘。每次遲到的學生都要為專業室打掃相等時間的衛生,多試幾次,就慢慢知道守時的重要性了。所有的這些常規,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職階段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更是為將來適應職業崗位打基礎。
三、注重禮儀教學環節
清潔課理論部分有對清潔員有禮儀要求,包括坐立行,禮貌用語,著裝,個人衛生等。這部分內容是讓學生認識清潔員、轉變思想、樹立崗位意識的關鍵,因此每次我都會很詳細地跟學生邊講邊練,利于他們很好地對本專業建立初步的印象,并且確立基本的禮儀要求,使之成為習慣,慢慢向職業人目標靠攏,一改以前的不修邊幅、不拘小節的模樣,盡量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而且每次上課的前十分鐘都要訓練,除了快速把學生的精神面貌轉變成中職生外,還想把他們訓練成一個個彬彬有禮的準職業人。
四、增加課堂的強度和時長
九年義務段的課都是按一節節地上,每節課都可以下課休息十五分鐘。但是進入到職業教育階段,考慮到要提早與工作崗位接軌,已經采取三節連堂的方式,增加上課的時長,學生有需要上廁所和喝水,經允許后可以去辦。時間長了,學習強度也會加強,學生會在一個上午或整個下午里連續學習、操作,完成相應任務。這樣的課堂模式足以讓學生強烈感受到中職與之前學段的不同,并慢慢接受,不再一聽到下課鈴就說要上廁所,而是等到有需要才提出來。
五、行動導向下的任務驅動
清潔課堂一般也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進行。一開始給學生一個任務目標,整個課堂就圍繞完成任務來進行,學生會覺得跟以往的課堂明顯不同,學習目的會明確很多,完成任務后也會獲得更多的成功感。舉個例子:今天上課的內容是學習“臥式吸塵器的安裝”,那么每個學生的任務就是了解臥式吸塵器的構造和主附件名稱,學會安裝主附件,安裝后吸塵器能達到使用的標準。學生領到任務之后,還會得到老師提供的相應學習輔具:吸塵器的說明書、吸塵器的安裝流程圖、吸塵器的安裝演示微課等。然后學生們就要在小組內互相探究學習,完成這個任務,在下課前每個人都要完成任務測試,正確安裝吸塵器的為成功完成本次學習任務。這樣的課堂,學生帶著任務學習,目標明確,緊迫感強,成功感也強,課堂模式,自然就會順利適應新生活。
六、小組學習培養合作能力
中職段的清潔課與義務段的最大區別是以分組的形式開展學習和工作,在小組內學習,盡管你自己完成了任務,只要小組內還有一人沒完成,那么全組被視為沒完成,把小組和個人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這樣的訓練,學生們不但慢慢變得不再那么自我為中心,開始學會顧及同學的感受,知道幫助是美德,學會妥協、讓步也是一種成功,還很好的培養他們合作完成一個任務的能力。工作崗位大多都要合作共事,如果沒有這個素質,學生將來是很難與同事共事的,在助力學生轉換角色的同時,更是要提前培養合作的能力。
終上所述,經過一系列的措施,從一開學就堅持落實到每一次專業課上,慢慢看到學生們在點滴進步,他們的角色轉換還是很有效果的。在我的助力下,經過不到一年專業課上的訓練,讓他們真正蛻變成一個像樣的中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