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行函證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高質量的審計報告至關重要,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銀行函證工作與互聯網的結合已是大勢所趨。本文在對當前銀行函證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互聯網時代下進行銀行函證工作的優勢,提出了推進銀行函證信息化的思路與措施,以期銀行函證工作得以高效開展,助推審計工作的實施。
關鍵詞:互聯網;銀行函證;優化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各個行業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審計領域也不例外。銀行函證作為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的核心環節之一,是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工作并取得審計證據的一項重要手段。銀行回函的可靠性與及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審計程序的進程,關系著總體審計工作效率以及審計質量的高低。會計師事務所應將銀行函證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推進審計工作的高效完成。
一、當前銀行函證的困境
(一)企業銀行賬戶過多
新時代下企業發展迅速,業務范圍一般涵蓋多個領域,種類繁多的業務導致企業會在多個城市建立銀行賬戶;同時企業在進行籌資活動時,籌資活動往往會涉及多個主體,很可能需要在多個銀行進行貸款;此外,企業平時不太注重對自身賬戶進行日常的管理,不及時注銷零余額賬戶;這些無疑都會導致企業銀行賬戶數量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審計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也導致了審計質量的降低。
(二)手續費不統一、人力成本高
不同地區、不同銀行都有著各自的函證規章制度,在辦理銀行函證業務時,不同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有些銀行甚至以辦理函證項目的數量作為收取手續費的重要依據。銀行收取的函證費用較高而且收費標準不統一使得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容易產生抵觸的情緒,不愿意進行函證或者在進行函證時隱藏部分余額較小的賬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回函的可靠性。此外,在進行銀行函證時,通常需要企業的相關人員陪同審計人員一同前往,擁有較多銀行賬戶的企業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與時間,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銀行函證的成本,不但增加了企業額外的開支,也進一步惡化了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
(三)信息處理效率低
被審計單位、銀行、會計師事務所是進行銀行函證的三大主體,銀行函證在三方之間的傳遞比較煩瑣,多數情況下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審核以及匹配工作,一份紙質函證通常需要經過注冊會計師、財務人員、快遞、銀行等進行傳遞,經辦人員多而且中間的環節較多,耗時較長,信息處理效率低下。同時在進行異地銀行函證時,函證傳遞時間相對更長,流程更加復雜,交通的方便程度、距離的遠近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會使相關工作人員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這無疑為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工作取得充分的審計證據增加了阻力,在一定情況下增大了審計的風險。
二、銀行函證信息化的優勢
在當今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突飛猛進的信息技術來優化銀行函證工作,提升了銀行函證的效率和效果,帶來了一定的優勢與機遇。
(一)信息數據的傳遞高速便捷
信息化時代下,各個銀行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統,包括數據備份、審核工作、記錄操作記錄、統一回函等。相比于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審核以及匹配工作,銀行函證信息化使得注冊會計師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進行銀行函證,減少了函證的傳遞環節,大大縮短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保證了銀行函證程序的規范性執行,從而在實現了信息的高效傳遞、快速回函的同時能夠進行實時追蹤、隨時監控,為銀行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二)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據測算,目前的函證模式下,一份紙質函證的費用不低于500元,其中包括注冊會計師人工費、企業財務人員人工費、快遞費用、銀行手續費等。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銀行函證中,可以減少師事務所在收集相關審計證據、進行審計人員安排上的耗費,充分利用審計資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與信息的傳遞,減少了銀行函證的傳遞環節,節約了函證在郵寄上耗費的成本,當今時代下把原有傳統的線下手工作業方式升級轉變為高效環保的電子函證方式,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銀行函證業務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信息化、便捷化已成為大勢所趨。
三、推進銀行函證信息化的措施
(一)轉變思維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對銀行函證工作進行優化首先需要進行思維模式的轉變。應當樹立平臺思維,將被審計單位、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三大主體放于同一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集中管理這一大優勢,建立統一的“三方共享平臺”,審計人員通過登錄網絡共享平臺,將所需要的被審計單位銀行賬戶相關信息的銀行函證申請提交至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會自動根據被審計單位銀行賬戶的歸屬地進行分類與劃轉,將申請傳遞至歸屬地銀行,銀行在收到電子函證時,通過網絡共享平臺完成函證的審核與回函工作。通過建立統一的“三方共享平臺”,從而將主要依靠人工、線下作業的銀行函證方式轉變為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線上作業,在降低工作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了運營的效率。
(二)銀行函證收費標準化
貨幣資金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占據企業絕大部分的資金流,是企業重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是企業生存和長久發展的基石,因此對貨幣資金的檢驗也是注冊會計師進行銀行函證工作的重點。貨幣資金不實,容易導致企業的財務報表層次產生重大錯報風險,一方面可能導致企業面臨重大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等,另一方面會影響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做出決策,著無疑會對企業長期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對進行銀行函證工作所收取的手續費制定明確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被審計單位的抵觸情緒,進而降低企業隱藏部分余額較小賬戶的可能性,為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進而順利開展審計工作提供了保障。此外,制定明確的收費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財務報表的質量,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進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從而促進企業的長期穩步發展。
(三)保證網絡安全性
將銀行函證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建立線上操作平臺,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時必須意識到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多樣性、互動性等特點導致了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系統存在許多安全問題,如網絡系統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網絡交易安全等,互聯網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因此為銀行函證營造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對于推進銀行函證信息化的發展至關重要。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增強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如對重要核心技術進行加密、隨時追蹤操作軌跡等技術,同時定期對操作系統進行檢測與維護,保證數據的安全性與完整性,更好地助推銀行函證工作的高效完成。此外,通過制定授權管理機制,進行職責的分工,對會計師事務所和銀行工作人員的權限進行嚴格管控,同時采用定期輪崗制度,從而加強內部控制,防止違規操作行為和舞弊行為的發生。
(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審計人才
采用多元化方式,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審計人才。復合型審計人才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需要精通計算機技術,具有評估風險、防范風險、應對突發情況等綜合能力。首先,會計師事務所應當針對不同層次的審計人員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同時需要更加注重計算機技能的培養,更好地培養審計人才;其次,提升審計人員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評估的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所獲得的被審計單位信息高效地進行審計工作;此外應當提高審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加強防范風險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嚴格保護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和審計資料,防止信息泄露。通過多元化培養方式提升了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化下的銀行函證工作,更好地助推審計工作的高效實施。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銀行函證存在企業的銀行賬戶過多;手續費不統一、人力成本高;信息處理效率低等問題。互聯網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銀行函證信息化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認清當前形勢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思維模式的轉變,更好地助推銀行函證信息化的發展,不斷改進優化銀行函證工作,更好地助推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權紅軍.銀行函證過程中的審計風險及應對策略[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04):79-81.
[2]李玉可,王國付,寇冬雪.銀行函證業務的困境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7(03):265-266.
[3]陳郡,郭祎.“互聯網+銀行函證”審計流程的再造與優化[J].會計之友,2016(23):117-119.
[4]陳永宏,譚祖沛.用互聯網思維改進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09):20-22.
[5]柯麗.函證審計程序的實施現狀及分析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227-228.
[6]唐琳.淺議銀行函證[J].財會通訊,2010(10):155-156.
[7]黃瑋.函證不當的原因及對策[J].輕工科技,2015,31(12):154-155.
[8]賴麗珍,張楊婷.審計實務中函證運用問題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14):116-117.
作者簡介:
姜雅琳(1995- ),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