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南省自2014年以來,利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開設“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等高端研修項目,通過2-3年的協同培養,實施“選、培、管、考、用”全過程、動態化管理,造就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引領全省中小學教師及校長隊伍整體提升,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
關鍵詞:高端研修;培訓模式;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01
作者簡介:龔明斌(1970—),男,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師德建設與師資培養科科長,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
湖南省(以下簡稱“我省”)把名師名校長的培養作為建設教育強省的重要舉措,《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劃實施“名師、名校長、教育家成長計劃”。加大名師和名校長培養力度,切實抓好各級各類學校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選拔培養。《湖南省教師隊伍建設規劃(2010—2020年)》明確建立教育教學專家培養制度,實施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工程,高起點、高層次、高水平地培養湖湘名師和“湖南人民教育家”。《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進一步強調,積極實施中小學骨干教師、名師名校長“十百千萬”工程[1]。高端研修項目是我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工程的配套培養工程。
一、項目概況
我省從2014年開始,由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牽頭,以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項目為契機,4年累計設立了中小學幼兒園“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教育家孵化”“義務教育教學名師”等24個高端研修項目,培養了骨干教師、名師名校長(園長)共1106人。高端研修項目依托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長沙師范學院等知名師范大學組織實施。
二、培訓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為指南,以“國培計劃”高端研修項目為重點,依托著名高校和優質教師培訓機構,采用靈活富有個性化的方式實施高端研修項目。通過系統的專業培養培訓,造就一批師德高尚、視野開闊、理論素養深厚、實踐能力強、教育智慧豐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名師名校長,力爭產生若干名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影響力的教育教學專家和學校管理專家。充分發揮基礎教育領域領軍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
三、培訓模式
遵循教師專業發展、名師名校長成長規律,采用靈活富有個性化的培養培訓方式,促進研修人選盡快成長為我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名師和學校管理專家。
1. “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項目
(1)理論深造。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資源、學術資源和文化氛圍對研修人選進行師德素養提高,促進教師教育理念更新、專業知識拓展和專業能力提升。
(2)導師引領。根據研修人選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進行個性化培養;實行“專家+名師”的雙導師負責制,分工指導,全程負責。
(3)網絡研修。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課程學習,完成課程作業,參與研討與交流。
(4)名校掛職。在國內有影響的中小學名校進行掛職鍛煉、跟崗實踐,完成各項實踐任務,特別優秀者可安排出國進行“影子實踐”等國際交流活動。
(5)合作學習。構建由研修人選、理論導師、實踐導師、同伴學員共同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有計劃地在線上線下進行專題合作學習與研究。
(6)課題研究。培養期內,研修人選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的教育規劃科研課題,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課題研究任務;或在導師指導下,獨立撰寫教育教學(管理)論文,撰寫和出版教育教學或者管理專著,固化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果。
2. “教育家孵化”“教學名師培養”項目
(1)中小學“教育家孵化”高端研修班。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整合知名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院所、教師發展中心、品牌出版社、專業核心期刊、名優中小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分為“教育思想確立”“課題實證研究”“名校掛職鍛煉”“在崗實踐提升”“現場診斷咨詢”“成果發表出版”等環節,一體化設計、分段式培養。
(2)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名師培養”高端研修班。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整合知名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院所、教師發展中心、品牌出版社、專業核心期刊、名優中小學幼兒園的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分為“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更新”“實證性教學實驗研究”“名師教學觀摩與課例研究”“課程改革與教學領導力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水平展示交流”“成果發表出版”等環節,一體化設計、分段式培養。
3. 高中校長、高中學科精英教師項目
(1)高中校長高端研修班。主要培訓內容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及綜合素質評價、基礎教育國際比較、學校發展規劃與品牌塑造、學校文化建設與特色創建、教師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校本管理、校本課程、校本研訓等專題。主要研修方式有理論深造、導師引領、名校參訪、合作學習、專題研討、交流展示等;撰寫研修報告,提煉教育思想,明晰辦學思路,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形成標志性研修成果。
(2)高中學科精英教師培養高端研修班。該班委托華東師范大學為主承辦,主要培訓內容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課堂教學藝術與創新、校本課程開發與資源整合、學科教學課題研究、基礎教育國際比較、教師專業發展、教育信息化等專題。主要研修方式有理論深造、導師引領、名校參訪、教學觀摩、專題研討、交流展示等;撰寫研修報告,更新教學理念,初步形成教學風格,形成標志性研修成果。
四、培訓實施
按照“選、培、管、考、用”五位一體的要求,實施規范化、過程性、動態式管理方法,建立不斷優化、逐年提升的長效機制。
1. 遴選
根據“國培計劃”實施進度,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制訂高端研修項目的年度培養方案,報湖南省教育廳審定后印發遴選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對照遴選條件,采用個人自薦、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專家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推薦對象,各市州教(體)育局根據推薦名額按照1∶3的比例推薦至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中心組織專家進行集中或網絡評審,評審專家(以省外專家為主)堅持德才兼備、師德為先的原則,堅持理論素養與實踐創新能力并重的原則,根據遴選標準和評分細則,逐一評審賦分。“未來教育家”和“教育家孵化”項目依據專家評分,按照1∶1.2的比例確定面試答辯名單,再組織面試答辯。評審組綜合專家材料評審和現場答辯的成績,報送評審領導小組評議,全省擇優,兼顧均衡,公平、公正、公開地確定培訓對象。經公示無異議后,以湖南省教育廳的名義通報該年度高端研修項目培訓對象。
2. 培養
各培養高校在執行“國培計劃”實施要求的基礎上,還充分考慮了湖南省教育廳及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對高端研修項目學員的培養要求,堅持理論研修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導師引領與個人研修相結合,脫產學習與崗位鍛煉相結合,高校集訓與參訪交流相結合,研修提升與示范輻射相結合。對高端研修學員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養,幫助其增進師德修養,拓寬教育視野,創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在各類高端研修項目中,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度高中校長、高中學科(數學+物理)精英教師短期(15~20天)集中培訓,系湖南省教育廳和華東師范大學戰略合作項目,參照高端研修項目的管理。其他均為跨年度研修項目,“未來教育家”“教育家孵化”“教學名師培養”培養周期為兩年,“青年精英教師”培養周期為三年,采用集中研修、網絡研討、實踐提升、高峰論壇、培訓指導、成果匯聚等混合式培養方式。培訓周期為2~3年,作為跨年度示范項目,每年集中研修30天左右,在同一自然年度中,一般分兩至三段實施。
3. 管理
湖南省教育廳委托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負責高端研修項目的常態化管理,包括統籌規劃、項目設計、學員遴選、過程監管、結業考核等基礎性工作,制訂并試行《湖南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高端研修項目實施管理辦法》,構建了以湖南省教育廳教師處為指導、以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為紐帶、以師范類高等院校為主體、以市州教(體)育局為支撐、以優質中小學校為基地的分布式、全覆蓋、高質量、有特色、開放靈活的支持服務體系和協同培養機制。
湖南省教育廳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培養期內,各地各單位要合理安排好培養對象的學習與工作,培養對象外出參加集中培訓學習期間,學校要妥善調整好培養對象的教學工作任務,要落實好培養對象培訓期間往返交通、生活補助等費用,解決好培養對象的后顧之憂。
各培養高校要按照湖南省教育廳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做好培訓方案和教學設計,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學員完成培養方案所規定的研修任務,實現培養目標。
參訓學員要嚴格遵守培養院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課堂紀律,尊重教師,認真聽課、做筆記,按時、按量、按質完成各項研修作業。學員上課、研討、考察與實踐等活動都要進行考勤,每個教學單元(半天)簽到一次,不能遲到或早退。因故不能參加學習的,必須按照準假權限(三天以內培養高校批準、報中心備案,三天及以上由中心按程序審批)履行請假手續,累計請假天數超過參訓總學時的五分之一的,不頒發結業證書。
4. 考核
考核實行年度考核與結業考核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年度考核由培養院校負責制訂考核標準,并實施動態考核,包括參培考勤和研修學習兩大塊,分別占40%和60%。結業考核由培養院校和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共同組織,側重于研修成果(研修總結、經驗論文、課題報告、教育專著)、辦學改進或教學改進等方面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的綜合評價,同時,兼顧年度考核情況。結業考核的結果將作為頒發結業證書和評定優秀學員的重要依據。
5. 使用
舉辦高端研修項目,除了促進高研班學員的專業發展,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發揮其作為“領軍人才”的帶頭作用。湖南省教育廳明文規定:要充分發揮培養對象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為其提供鍛煉機會和成長發展平臺,使之在本區域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據統計,完成高端研修或培養期間,工作崗位發生變化的共有162人,占到參培學員總數的14.65%。其中,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平行交流到薄弱學校或同類學校的49人,占異動人數的30.25%;作為業務骨干,調到縣級或地市教育科研、教師培訓以及教育局機關的42人,占異動人員的25.93%;調入縣市區城關鎮學校、地級市所屬學校以及省會城市學校的共38人,占異動人數的23.46%;由學校中層干部升任校級領導、副校長升任校長(書記),或升任區縣市教育局領導的共24人,占異動人數的14.81%。
五、培訓效果
高端研修項目設計高端,組織嚴密,實施精細,培訓成效顯著,參培學員滿意度高,教育同行認同度高,入圍推薦對象期待度高。近年來,高端研修學員在全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評審,在全省中小學教師教師隊伍建設“雙百工程”優秀作品評選、湖南省“教育家大講壇”高峰論壇等活動中,表現突出。
1. 學員滿意度
湖南省中小學教師高端研修項目實施情況調研[2]表明,學員對承辦培訓院校組織的研修(含集中、網絡)的總體滿意度達94.35%。通過參加高端研修,學員認為“加深了教師職業的理解與認同”的在96%以上;認為“開闊了學術視野,更新了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觀念”的學員達97%以上;認為“有助于優化學校教師發展規劃,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與提升了教育教學能力”“激發和喚醒了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優化了個人發展規劃”達95%以上;認為“改進了日常管理與教學工作”達92%以上;認為“解決了學校管理與教學中的突出問題”的達87%以上。
2. 晉級獲獎
我省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 從2016年開始,全面啟動了中小學教師系列正高級教師評審工作。同年,進一步修改完善了特級教師評選標準,相繼組織了全省第九批、第十批特級教師評選。從近兩年兩項評審結果通報來看,高端研修項目學員占20%~34%。兩年內,共有32名高端研修學員,先后晉升正高級職稱,同時評上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近年來,我省在實施中小學骨干教師名師名校長“十百千萬”工程,積極推進高端研修項目的基礎上,還在全省實施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雙百工程”:每年遴選100篇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優秀論文,由湖南省教育廳匯編成專集出版;每年遴選20部優秀教育教學專著(五年共100部左右),由湖南省教育廳資助出版。該項工程重在引導全省教師緊密聯系教育教學改革實際,針對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和實踐,逐步建立教師教研成果孵化與推廣機制,加速推進教師專業發展。表1是高端研修學員2016年、2017年參評“雙百工程”獲獎情況統計。
3. 輻射引領
為了深化教師培訓改革,提升教師培訓質量,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項目實施工作辦公室于2016年、2017年先后舉辦了兩個教師培訓師高端研修項目,培養了一支接地氣、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者隊伍。全省“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高端研修項目學員入選“教師培訓師”培養對象占到30%左右,具體數據見表2。
在湖南省教育廳的指導和相關單位的支持下,由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牽頭,于2016年、2017年分別舉辦了 “湖湘教育論壇”和“湖湘教育家大講壇”。兩屆論壇上,有7位學員所主持的優質中小學作為主題研討的現場,共有73位學員發表主旨演講,另有18位學員擔任主持嘉賓。論壇為高端研修學員搭建了提煉教育思想、分享教育智慧、展示教育成果的交流平臺,增強了教育信念,開闊了學術事業,學習了先進經驗。湖南日報、長沙晚報、湖南衛視、湖南經視、央視網、新華網、新浪網、紅網、華聲在線等媒體爭相報道。艾特維網校、貝殼網等新媒體對論壇進行了在線直播,論壇期間就吸引了數萬觀眾[3],在培養核心素養、踐行立德樹人、深化課程改革、倡導專家治校、加強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4]。湖南教育出版社將《湖湘教育論壇——名校長演講錄》,作為“中小學教師核心素養指導叢書”的第一輯正式出版。
《湖南教育》(A版)自2017年第一期起,開辟了“未來教育家”專欄,每期用6~10個版面,采用人物專訪和教育論文(專訪人物署名文章)雙重視角,深度挖掘一位“未來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探索教育實踐,提升教改成果。《教師》雜志(單月上旬刊)自2015年以來,開辟了“封面人物”“名師名校”“本刊特稿”三個專欄,每期用20個左右的版面,集中推介湖南省名師名校長的教書育人的先進經驗和辦學成果。《未來教育家》雜志,深度報道了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武建謀校長,夸贊“男神”校長“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上”,以最美姿態成長[5]。《未來教育家》還將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仰天湖小學劉菲菲校長作為“重磅人物”,隆重介紹這位“信校長”的辦學理念——相信是一種堅持,相信是一種力量,相信是一種期待[6],在教育界引發了高度關注,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六、培訓反思
高端研修項目自2014年實施以來,為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名校長、骨干教師“十百千萬”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后如何保持項目的延續性、發展性和創新性,在項目設計、實施、評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反思改進?在培訓價值取向上,名師和教育家是培訓培養出來的,還是自身努力、自然成長起來的?需要理性看待培訓的價值與功能,需要在協同培養與自主發展上達成高度一致。
在培訓內容選擇上,如何根據“青年精英教師”“教學名師培養”“未來教育家”“教育家孵化”培養層次與目標不同,構建系統的、先進的、科學的課程體系,盡量減少重復、過度培訓?
在培訓方式的采用上,如何既面向全體通識性教學,更照顧個體需求因材施教,有機將集中培訓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專家講座、互動交流與自主研修相結合,更加注重學員資源,更加注重跟蹤指導,更加注重實踐提升?
在培訓效果的評價上,既要考核學員研修過程中生成性的、固化的成果,又要評估學員觀念更新、思想提升、學校改進、風格形成等方面的進步。
在培訓成果的運用上,真正的“教育家”“教學名師”也許不是組織遴選出來的,不是官方認定授予的,但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各界,積極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名師大家脫穎而出的良性機制,即“教育家”“教學名師”成長的教育沃土、凈土還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3]龔明斌.行走在教育家的路上——湖南省第二屆“湖湘教育家大講壇”綜述[J].教師,2018(1):16-18,27.
[2]龔明斌,曹 薇.湖南省中小學教師高端研修項目實施情況調研報告[J].教師,2017(13):5-8.
[4]龔明斌.湖湘教育論壇——名校長演講錄[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5]劉堂江,林 溪,任曉鋒,等. “男神”校長——記湖南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校長武建謀[J].未來教育家,2016(9):8-29.
[6]宋叢春.“信”校長劉菲菲——記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仰天湖小學校長劉菲菲教育家辦學之道[J].未來教育家,2017(12):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