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感覺幸福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培養學生的目標是——讓學生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教師幸福了,學生才會幸福,所以教師必須先成為幸福的自己。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愛生命、愛生活、愛家庭、愛學習的,幸福的教育一定是有愛的教育和全面的教育。幸福的價值在于傳遞。
關鍵詞:幸福教師;幸福教育;幸福傳遞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簡介:鐘碧霞(1970—),女,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學教師,高級教師,本科。
我的爺爺是私塾先生,父親教了一輩子書,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我從小就想當一名老師。19歲那年我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初登講臺,我向學生這樣介紹自己:“同學們,大家知道香港影星溫碧霞嗎?還知道我們常德歌星吳碧霞嗎?我就和她們同名,我叫鐘碧霞,我也想和她們一樣——用自己的努力成為三尺講臺上的明星。”天道酬勤,懷揣夢想、一路前行的我現已是常德市“芙蓉百崗明星”、常德市“優秀班主任”、常德市“骨干教師”、常德市“最美園丁”、湖南省首屆湖湘“優秀班主任”。
作為教師的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我的理解是:自我感覺幸福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所以我培養學生的目標是——讓學生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一、做幸福的自己
我深知,只有個人幸福了,團隊才會幸福;小家幸福了,大家才會幸福;教師幸福了,學生才會幸福。所以要想學生具有獲得幸福的能力,我必須先成為幸福的自己。我認為:一個幸福的人,他一定是愛生命、愛生活、愛家庭、愛學習的人。
生命是幸福的載體。我珍愛生命,每天心懷感恩,心生喜悅、美好,理解他人、寬容他人,讓自己擁有一顆慈悲心,真心實意地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愛生活是幸福的體現。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愛笑、愛唱、愛跳、愛交流,舞臺上、健身房里、馬拉松賽道上都會留下我的身影。2014年《湖南教育》雜志社羅趙華記者就學校德育工作采訪我之后,說了一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和你交流如沐春風。”現在想來,也許就是源于我對生活的熱愛吧。
家庭生活幸福是個人幸福的基石。習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指出:“家風好,則家道興盛、和順美滿”,所以良好的家教家風是家庭幸福的必備。 晚清名臣、家教典范——湖南雙峰人曾國藩的八字家訓:“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廣為后人學習。而我獲得家庭幸福的法寶就三個字——夸、弱、錯。在家我會經常夸我的先生和孩子,尤其喜歡夸我先生的家人;在先生和孩子面前,我是典型的弱,什么都沒他倆做得好;和家人發生矛盾時我總會來一句:“這都是我的錯”。 我的“三字經”讓我擁有了溫馨的小家,并被評為常德市“文明家庭”。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一個人要想獲得長久的幸福是離不開學習的。這些年我不斷地從書本學、跟同行學、向專家學、在實踐中學。我堅持每天閱讀,閱讀讓我開拓了視野、提升了格局。女人愛美,我也不例外,但我更愿意相信“閱讀是性價比最高的美容”,“腹有詩書”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二、做幸福的教育
成了幸福的自己,做幸福的教育也就順理成章了。幸福的教育一定是有愛的教育和全面的教育。
做有愛的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幸福的教育首先是有愛的教育。真誠關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做班主任的基本原則。看到學生時,我發自內心的微笑、喜悅的眼神,關愛地摸摸頭、拍拍肩,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
每屆新生報名那天,我都會早早來到教室,等候著學生們的到來,我讓學生們按到校先后順序坐好,然后告訴他們:“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第一天,老師送大家一個字——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更需要懂愛、會愛!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接下來就請大家按到校順序先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大聲說出自己的愛。”說完后我會給每個人一個愛的擁抱,這樣做既是為了表達我的愛,又讓我盡快了解學生。
關愛學生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常態。學生張XX來自甘肅蘭州,父母均不識字,在湖南常德經營一家拉面館,平時忙于生意。張XX性格內向,學習跟不上,我便經常在周末帶他到離家不遠的常德市第一中學操場跑步,與他聊天,鼓勵他陽光面對生活,漸漸的,他臉上的笑容多了。他在學生人手一冊的《德學實踐手冊》中寫到:“鐘老師經常陪我跑步、聊天,鼓勵我,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還給我付藥費,鐘老師,您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
做全面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必須是全面的教育。一個真正幸福的孩子,他必須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德性和一定的能力。每接一個班,我都會在學生報名的當天下午召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強調:孩子的一日三餐盡量在家吃,早餐吃一個雞蛋,再帶一個水果到學校吃;要求孩子自己帶水到學校喝,不喝飲料,上午再每人喝瓶牛奶;孩子睡眠不能少,我帶班一貫放學早、作業少;每天放學后我都會陪同孩子們在學校操場跑步,下雨天就在教室做手語操、手指操。
除了身體健康,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我經常對學生做幸福的問卷調查,然后根據他們的幸福程度因材施教。對于膽小內向的學生,我會更細心地關注,用溫柔的呵護、及時的鼓勵,用我的熱情溫暖他們。
德育工作一貫是我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滲透到我工作的方方面面。課堂教學中、課間休息時、每天放學時,《德學實踐手冊》上每天一句的班主任寄語,無不潤物細無聲地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一周一次的班會也是德育工作的有力推手。同時,我嚴格要求自己,用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們示范。
一個無能的人是不會幸福的,所以我特別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張口能說、提筆能寫、動手能做”是我對他們的要求。每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根據每天一句的班主任寄語寫感悟培養學生寫的能力;每天整理好自己和班級內務培養學生做的能力。
三、做幸福的傳遞
教育學生的方法有很多,一些教師往往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雖然每種方法最終都會指向一個目的地,但教育的效果卻截然不同。課堂上,一些教師滿臉嚴肅,滔滔不絕的話語向學生傾泄而出,希望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多的東西,而往往忽視了學生們迷茫的眼神;面對犯錯誤和不寫作業的學生,一些教師往往恨鐵不成鋼,對學生來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卻絲毫聽不進學生的解釋;課堂上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一些教師成了自己眼中的“權威”,然而學生卻對學校、教師越來越恐懼。
幸福的價值在于傳遞。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瑣碎的,而同事們都說我帶班很輕松,如何做到輕松呢?傳遞就是我的法寶。對于班主任的常規工作,我向學生傳遞能力:培養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早讀、家訪、中午唱歌、晚上放學、一對一“精準扶貧”都由學生完成;在學校活動中,我把幸福傳遞給家長:活動中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讓家長們各盡所能,把活動辦得幸福滿滿。比如這次七年級的大合唱,一位能干熱情的媽媽網購服裝,一位懂音樂的媽媽負責驗收55個學生每人三首歌曲的過關,一位愛好舞蹈的媽媽負責編舞,最后十個活力十足的爸爸媽媽與孩子們同臺表演,把演出推向高潮……又是一個幸福的好日子。
家長會更是我傳播正能量、傳遞正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好機會。會上育兒經驗的交流、教育方法的傳授、教育熱情的激發,讓會后的家長們摩拳擦掌、信心滿滿、斗志昂揚。比如本期的家長會,我是這樣安排的:先讓學生表演才藝,我有意把一個留守學生安排到最后表演,表演完后,我擁抱著學生聲情并茂地說:“在坐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就是這個孩子到現在都不還知道她爸爸媽媽的電話,只有每年春節才能見上父母一面。”講到這里,學生哭了,媽媽們的眼睛也濕潤了,我趁機請大家全體起立集體朗誦《父母規》,想借此提升家長們做父母的責任感。會后家長們發出感慨:“鐘老師的家長會開成了耳目一新的勵志會!每天晚上我都會通過微信群及時交流學生在學校的點滴進步,向家長及時傳遞學生進步的喜悅,激勵著學生幸福成長。”
作為班主任,除了向在校學生、家長傳遞幸福,我還注重傳遞社會的幸福。每當畢業的學生來學校看望我時,我都會請他們走進教室給學弟學妹們講他們的成長故事,傳遞他們的幸福。顧XX是我帶的298班學生,她三歲時父母離異,由有嚴重胃病的父親獨自撫養。初中三年,我給予她特別的關愛,我邀請她在我家住,從生活上關愛、言語上肯定、思想上引領。初中畢業時,她以優異成績考上名校——常德市芷蘭實驗中學,高中畢業考入國防科技大學,現在已被保送該校碩博連讀。
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礪,我把自己的成長經歷作為激勵孩子們成長的范本。我對學生說:“我們每個人只要心中有夢,并為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教師的職業是崇高的,正如習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說:“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淸氣滿乾坤。”我喜歡這三尺講臺,更享受三尺講臺上的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于 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