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玲
歲月無痕,人有情。轉眼間,我已渡過了10多年的“講臺”生活。十年的春秋,讓我擁有了與不同家庭、不同性格孩子接觸、交往、熟識的機會。這些年,雖然孩子們一周只能和我正面見一次,但對于今日已步入大學校門,或已進入社會開始體驗人生,或剛走進中學大門的他們,總會有那么幾個時刻讓我想起。
自參加工作來,我一直擔任四至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由于課堂學習輔助工具——電腦的巨大魅力,使得孩子們對一周只有一節,有時還因為本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一節也沒有的信息技術課情有獨鐘。記得那是一年的初夏,枝葉茂盛,鮮花綻放,有位數學老師因教學的需要占用了信息技術課,全班同學不僅否認了這位老師的認真、負責,而且還公然“罷課”,要求按課表上課。當我被本班班主任委派的班干部叫到教室時,看著熱情、向往、純真的孩子們和認真、負責卻又無耐的數學老師,我不知所措。為了緩和氣氛,我只好“欺騙”孩子們說:“今天,是因為龐老師有事,所以換上數學,以后會給大家補上這節課的。”孩子們在我的“承諾”下,總算停止了“罷課”。
這群孩子頑皮、可愛、天真、爛漫,他們的童真會讓你會心一笑,他們的調皮會讓你失去理性,但每件事情卻都是歷歷在目。
我們的約定
信息技術課對學生最大的吸引就是電腦游戲。因為游戲,他們盼著每周僅有的一節信息技術課;因為游戲,他們不愿因各種原因而失去每周僅有的一節信息技術課。但是,信息技術課也有學習內容,為了讓學生能掌握學習內容,我們有了這樣的約定:按要求完成練習后進行游戲,在老師抽查時,能順利地完成指定的操作。在約定下進行學習、游戲的同時,總會有幾個不守“約”的。
一次練習中,有個男孩不守約定,津津有味地干著自己的事情。我走進一看,他沒有游戲,而是在進行著電腦繪畫。我小聲地問他:“你做完練習了嗎?”他邊畫著邊對我說:“我又沒有玩游戲!”我被他的回答震驚了。我稍提高了點聲音繼續問:“你做完練習了嗎?”他重復了回答,并繼續著自己的事情。我再次問:“你做完練習了嗎?”他總算停下操作,扭頭向我看過來,并說:“我不想做!”我與他的口頭較量便因此而開始了。
下課了,他不服氣地離開,我靜靜地做在電腦桌前,想了我們的約定。是啊!他沒有不守“約”,雖然沒有練習,但也沒有游戲。我們的約定應該改為:按要求完成練習后才可以進行自由操作,在老師抽查時,能順利地完成指定的操作。
在“畫圖”中下五子棋
在進行四年級的《綜合練習——畫一幅簡單的畫》一課中,我宣布課堂任務并講明要求后,同學們便開始了創作,我也進行了巡視和指導。巡視中,我看到兩個男生“舍棄”一臺電腦,津津有味地操作著一臺電腦。起初我以為被“舍棄”的這臺電腦出了問題,于是快步走向他們,向“機主”詢問愛機的“病情”,他卻輕描淡寫地說,電腦沒有問題,是我倆想用一臺電腦!我無語地站在他們旁邊,看著他倆你一筆、我一筆,不爭不搶,心平氣和地在“畫圖”中的繪制。淡藍色的畫布上除了黑色的實心圓和白色的實心圓外,只有一張網絡圖。單一的顏色和簡單的畫面使我實在不能忍下去。于是我問:“你們這是在干什么?”其中一生興高采烈地對我說:“老師,我們在畫五子棋圖。”并用手指著顯示器繼續說:“一會兒在這兩邊再各畫一個小人,放上白棋和黑棋……”我說道:“你們想法很新奇,可是你們的棋盤、棋子畫得也太粗糙了吧!”隨手接過孩子手中的鼠標,邊示范邊說:“用Shift鍵配合矩形工具畫出一個正方形,然后復制、粘貼畫一個漂亮的棋盤;再用Shift鍵配合橢圓工具畫出黑白棋子。”此時的他們像是取得了真經一樣連連點頭,并迅速清除了畫布上的所有內容,開始了“杰作”精美的創作。
看著他們如癡如醉般的操作,我仿佛感覺到課堂中師生是一種互補,老師教會孩子知識,孩子讓老師增長見識。
“偵察兵”與“剽竊者”
每帶一個年級,我都會給學生安排一個固定的座位。并讓他們在“自己”的電腦上創建文件夾,保存自己的學習成果,以便教師隨時檢查。在一次檢查過程中,我發現了“一模一樣”的作品。尤其在上完“文件的復制”一課后,“克隆”的作品越來越多。于是,我開始了“偵察”,決心一定要找出“剽竊者”。為了讓這些“剽竊者”能夠承認自己的作品是復制而來的,我特意將每個班的要求設計的不一樣。
接連幾節課,我都是布置任務后,放亮眼睛,流動在機房的每一臺電腦前。終于“逮著”了幾個!每節課他們的顯示器上不是沒有內容就是其他畫面,但在檢查作業文件夾時,他們的文件夾中沒有少一次的作業,所以我在沒有充足的理由前也就不好亂下結論,之后的課堂中我更是關注這幾位“嫌疑者”。通過多次的觀察,我終于可以肯定他們的作業是“剽竊”的。在作品展示中我用匿名的方式展示了這些“剽竊者”的作品,并將所在班級的作業要求再次呈現給大家,讓大家依據本班“法律”,進行裁決。在眾多法官的依法裁決下,判出:這些作品是復制、粘貼而來的!我隨機說道:“復制、粘貼可以讓我們節省操作時間,但如果使用不當,你就成了‘剽竊者。”
此后,“剽竊者”基本消失了。就算他們復制了同學的作品,也會稍做修改,變為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