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明
摘 要:數學被大部分學生理解為是一門枯燥、乏味沒有任何感情的學科,事實上不僅學生這樣認為,有些數學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在上數學課時只負責對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沒有重視學生的德育。那么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呢?其實不然,事實上我們的數學教材里也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只是需要我們的數學老師去深入發掘。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這些人文知識對學生開展德育,從而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清楚數學的重要性。什么是德育?它不是一種呆板的思想教育,也不僅僅是單一的理論知識,它是融入在各學科內的一種文化、信念和精神。并且我們的數學也具有這些特點,只是與思想品德課相比不太明顯,具有隱蔽性,要數學老師深入發掘。可是這種德育與那種顯性德育相比更加關鍵,也可以使老師的教學智慧及教學水平充分體現出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滲透;德育
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時期必修課程,也是使學生基本數學素質提高的主要階段。可是數學課程的主要性不只在這些方面有所表現,其與學生開展德育教學活動緊密相連。因此,素質教育的數學老師,要將德育只與語文、品德教學有關的思想進行轉變,通過思想上的改變,運用組織多種活動使數學課程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從而使學生在把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養成基本的道德素養,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一、從數學教師自身入手
以身作則是老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可是,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太重視老師說的話,而忽略了以身作則,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從老師身上學到許多不良習慣。大家都清楚,由于獨生子女逐漸增多,家長溺愛的情況逐漸嚴重,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的情況普遍發生,導到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墒?,不管多頑皮的學生,在老師面前都是非常乖巧的,他們都非常畏懼老師,老師的所有言行都成了學生學習的目標。因此,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老師應從自身做起,通過自己給學生傳遞一些正能量,使其產生積極、樂觀的生活、學習態度,從而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二、利用教材與生活實際更好結合
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用到,它與我們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并且在科學、建筑、醫學等方面普遍運用。在數學課堂上請同學們與實際相結合說一說數學的用途,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進而調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達到順利教學的目的。例如通過學習一年級的元角分知識,使學生清楚了人民幣在我們現實生活的用途。
三、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學習數學要具有細心、耐心、認真的良好品德。而這些都與課堂上老師及優秀學生的示范及老師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老師示范體現在多方面,在每一個字、每一個行動中,每一個微小的點都將顯示出教師榜樣的作用和力量。因此,做為老師要時時牢記這一點,通過嚴謹的教學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真正體現出榜樣的力量。
四、利用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優秀品質
數學這一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嚴謹性,并且這一理念滲透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對數學教學中的概念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專業的術語對其進行精確描述;對公式的主要用途,要進行詳細講解;板書收寫一定要具有條理性,一定要在小學生中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開展啟發式教學,在老師的啟發下使學生親身實踐感受,通過自身努力得到結果,從而使學生加深記憶。在對問題進行解決探索過程中,要間接培養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水平,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五、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要做到自然而然
(一)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
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多種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不只局限在一題一課中,要在任何時候插入,效果更好。比如,當講完“計量單位”后,在進行家庭作業布置時“請同學和家長共同商量思考,談一談節紅一張紙的意義”。第二天在進行家庭作業批改時發現,學生的思考很深刻,每個人與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有位同學寫道:“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張紙,13億中國人每天就會節省13億張紙,會少砍多少樹木,每天少砍這些樹木,可以使環境得到保護,降低多少次沙塵暴襲擊我們城市的情況發生,從而使我們的肺少吸入多少塵土,使我們的壽命延長幾歲……”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數學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培養節約的良好習慣,還可以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開展了耳濡目染的“三生教育”。
(二)結合歷史資料,進行愛國教育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材里,有許多與數學史有關的資料,運用這些資料可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我們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辦法,對這些材料提高重視,加大對學生德育力度。比如,小學六年級上冊63頁的資料講述了“早在1500年前,我國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值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這些知識的體現,不但使學生對我國數學史有所了解,還可以樹立其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結合以上所說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德育,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要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對自身素質水平進行不斷提高,加大研究探索力度,努力攻克難點、疑點問題,使教育途徑更加豐富,進而促進小學數學教育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鞏清志.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探索[J].華夏教師,2017(1):80.
[2]劉春賢.淺談小學數學與德育[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