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東
摘 要:素質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選用適合學生、能被學生充分接受的授課方法,構建高效課堂,鼓勵學生學習,同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只有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數學教學工作才能順利走向一個更大的成功。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好方法進行了簡要總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方法;研究;分析
數學知識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認知體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新課改的最新要求,也是我國整體教育水平得以快速提升的關鍵所在。數學教師應將素質教育理念視為指導思想,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重新確立教學目標,深度整合課程資源,融合一些趣味元素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予學生自主的、獨立的探究機會,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一、創新教師教學理念
應試教育觀念的存在,束縛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指導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直接導致教學質量的迅速降低,教學效果的不盡人意。要想改善這一弊端現狀,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更換教學理念、營造好的氛圍是關鍵。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他們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其自主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如在講解“認識角”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生活中的角并發現角的特點和性質。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和認識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這一課程的理解程度。
二、豐富數學教學方式
我們可以把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有機結合,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選取更好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如我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時候,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教學,用講授法顯得很有效。但在教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時,用講授法,就很不科學了,對于死記硬背的學生可能還有點用,但即使是部分學生也真的掌握了嗎?一段時間后,學生就可能把這三個公式混淆了,或者干脆忘記得一干二凈了。而如果采取探究性學習的話,情況就有所改善了,就算學生忘記公式,但畢竟學生已經用過兩種方法求證四邊形的面積、數方格和切割平移,可以自己推導出來,不難找出方法學習圖形面積的計算。可見在教學中,講授法是必要的,而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則是根本。教學方法與有效性既對立又統一。因為學習方法特別是思維方法是離不開知識的學習的,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要努力把蘊含在知識中的智慧價值和方法價值充分展示出來,并引導學生在開展充分的思維探究活動中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實現知識掌握與能力發展的內在統一。
三、提倡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不只是一種組織形式上的分組與合作、協作。需要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教學的課堂活動中,才能保證合作學習效果最大化。筆者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來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在整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的機會。在互動與合作中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從而獲得不同的收獲,保證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四、加強學生課堂體驗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于強烈的認知沖突,并在親歷性的認知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不斷地強化和拓展學習體驗,有利于為后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學生的學習是從手、眼、腦協調活動開始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認知的對象與學生之間縮短距離,進行直接的認知活動。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時,我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尋求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途徑的操作,提問:怎樣轉化成我們已經知道面積公式的圖形?或直接問:怎樣轉化成四邊形?對于推導公式,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形的轉化,小組內討論怎樣由已知的圖形面積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同時也使學生能在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學習體驗和信息意識的形成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五、緊扣生活展開指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問題的背景,數學教學應以此作為直接的出發點,讓死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生動化。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理解定點,定長概念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操著繩子的小球掄動會形成什么圖形,園林工人怎么畫圓。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圓會畫的這樣好?在討論中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定長、定點、什么是圓,怎么畫圓。
六、結語
總而言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一名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參考文獻
[1]李芳.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才智,2014(03):146-147.
[2]劉素平.乘法口訣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20):131-132.
[3]張靈.論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課程(中),2016(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