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姜 苗苗 郭孝敏 許向川
摘 要 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全面展開的趨勢和背景,對工科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傳統的工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今培養人才的需要。在分析目前工科專業學生實習報告的撰寫情況問題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通過對我校12個工科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借助SPSS軟件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因子分析,得到影響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的主要原因及作用程度,并以分析結果為依據,為高校工科專業實習政策提出相關建議,以期提高國內高校工科專業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及工科學生實習教學質量。
關鍵詞 工程教育認證 生產/畢業實習 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27
Research on 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ion/Graduation Practice Report of
Engineering Major in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LIU Yongjiang, MIAO Miao, GUO Xiaomin, XU Xiangchu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Abstract The trend and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n Chin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l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talents nowaday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ternship repor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With the help of SPSS software, th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ain reasons and the extent of influence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report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and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production/graduation practice; factor analysis
0 引言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達到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目標。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提升畢業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2-3]隨著2013年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華盛頓協議》全會一致通過接納我國為該協議簽約成員,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全面展開。[4]
通過考察國內外一些高校后發現,我國各高校工程技術課程及實踐類課程則相對較少,且缺少對實習各個環節的系統性、科學性的思考。這嚴重影響了師生對生產/畢業實習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以及教學質量,使得實習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作用,很難達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工科專業學生的要求。實習報告是表現實習成果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描述和記錄實習過程和結果,也屬于學生生產/畢業實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習報告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著學生在工作崗位時的個人綜合能力,同時也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對工科專業生產/畢業實習報告的規范化研究對提高工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意義重大。
1 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影響因素分析
工科專業生產/畢業實習報告的規范化是評價實踐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目前學生在撰寫實習報告過程中,存很多問題:報告題目選擇盲目,不準確;報告結構混亂,層次不清晰、格式不規范;偏重于政治思想、組織紀律、勞動態度、而不是專業理論知識等等。影響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學生方面,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是否目的明確和了解實習的重要性等等。二是實習指導教師方面,指導教師個人經驗、教學態度、實踐能力課堂交流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客觀條件、企業對學生實習的態度等也會影響到指導教師的指導。三在考核體系方面,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及手段等對實習報告質量的影響,以及實習報告格式的合理性。
2 問卷設計
研究對象:本次研究數據來源于我校的12個工科專業的2018屆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方式,按照專業進行分層,在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問卷的填寫。調查共發放問卷了300份,回收385,有效的問卷為258份,有效回收率為86%,能夠較好滿足研究的需要。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研究學生對影響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的各因素的態度和看法,問卷涵蓋了影響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質量的關鍵因素,具體包括: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基礎(Q1)、學生是否明確實習目的(Q2)、學生是否了解實習的重要性(Q3)、課堂考勤(Q4)、課程考核方式(Q5)、工廠師傅的教學態度(Q6)、實習場地的穩定性(Q7)、實習報告格式的合理性(Q8)、學生的個人興趣(Q9)、帶隊指導教師的實踐經驗(Q10)、課堂規模(Q11)。本次問卷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進行,總共11個題目,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設置選項(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重要、稍微重要、不重要),對應分數分別為5~1分。
統計學分析:通過對回收到263份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整理,得到每個專業學生對每個影響指標評價的分數均值,利用SPSS 19. 0 對調查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3 分析與討論
3.1 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用來檢測結果是否具有穩定性與可信性,多以Cronbach 系數為參照,Cronbach 系數大于0.7代表可接受,大于0.8則說信度理想。效度分析的作用是檢驗問卷是否有效達到了調查的目的,通常通過KMO和Bartlett檢驗,KMO值越接近于1,說明變量間相關性越大,當KMO檢驗系數>0.5,Bartlett球體檢驗的統計值的顯著性概率P值<0.05時,問卷才有結構效度。[5]SPSS軟件分析結果如表1和表2。
克隆巴赫系數為0.811大于0.8,因此問卷數據是可信的。問卷的KMO值為0.87,大于0.8,說明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P值為0.000,小于0.05,說明問卷是有效的。通過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說明問卷可信、有效,可以進行接下來的分析。
3.2 因子分析
為了快速尋找影響實習報告規范化的主要因素,消除各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和交互作用的影響,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對眾多的因素進行重新劃分,分析各因素與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之間的關系和作用程度。
使用SPSS19對11項影響因素提取共同因子,得到如表3所示的總方差解釋表。由表3可知,前4個因子的方差累計貢獻率達到85.516%,且特征值均大于1,因此提取前4個因子作為主成分公共因子涵蓋了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圖1所示的因子碎石圖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同時,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因子載荷矩陣,即各因子在各變量上的載荷,它是衡量每一個公共因子相對重要性的尺度。為了方便對各個公因子的含義進行解釋,對得到的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經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4。
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公因子1上,因素2(學生是否明確實習目的)、因素3(學生是否了解實習的重要性)、因素9(學生的個人興趣)這3個變量具有較大的載荷,這三個因素都反映了學生進行生產/畢業實習的動機,可以解釋為動機主因子??芍?,學生認為“動機主因子”對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質量最重要,貢獻率最大,為30.418%。
(2)公因子2上,載荷較大的是因素4(課堂考勤)和因素5(課程考核方式),可以命名為考核主因子,貢獻率為22.260%。
(3)公因子3上,具有較大載荷的是因素6(工廠師傅的教學態度)、因素7(實習場地的穩定性)以及因素8(實習報告格式的合理性),這些都表示生產/畢業實習過程的一些實體屬性,命名為實體屬性主因子。貢獻率為18.632%。
(4)對于公因子4,因素10(帶隊指導教師的實踐經驗),因素1(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具有較大的載荷,命名為知識因子,貢獻率為14.206%。
4 結論與建議
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影響生產/畢業實習報告格式規范化的因子主要有4個,第一重要影響因素為動機主因子,它包括學生是否明確實習目的、學生是否了解實習的重要性、學生的個人興趣,這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基本理念;第二為考核主因子,包括課堂考勤,課程考核方式,這兩個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在生產/畢業實習中的積極性;第三個主因子為實體屬性主因子,包括工廠師傅的教學態度、實習場地的穩定性以及實習報告格式的合理性,這些實體屬性從側面影響學生的實習效果;另外,帶隊指導教師的實踐經驗,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基礎這些知識主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最后實習報告的規范化效果,但是影響較小。
通過上述分析,可為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工科專業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質量 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議:(1)對于具有重要影響的動機主因子,一方面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的狀態:實習的準備工作要充足,除了提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還應該對生產/畢業實習的教學內容和實習目的意義的培訓進行提前落實,使得學生進入企業后不再盲目和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建立實習團隊,規定合適的實習任務。(2)健全考核體系。將實習課程的考核與畢業條件相掛鉤,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實踐教學考核,可以增加實習過程中的考核。每周進行一次實習總結匯報,且對學生的實習日志進行抽查。學生意識到實習好壞會對畢業及以后工作產生影響,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克服過去少壓力無動力的弊端。(3)對于實體屬性主因子,首先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實現企業、學校和學生三贏的模式,促使校企關系更加和諧、穩定,為實習的順利開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其次,明確高質量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要求:實習報告的要求應有助于學生明確實習教學的目標,內容和任務,引導學生認真的觀察記錄,同時應該給予學生較多論述的空間,這有助于鍛煉學生科技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性思維。(4)對于影響較小的知識主因子,一方面要建立高素質實踐教學隊伍,另一方面,為了方便不同專業知識基礎的學生,可以編寫內容完善的實習參考書。
資助項目:2016年中北大學校級教改項目(生產/畢業實習報告規范化改革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王世盛,高志剛,郭修晗,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制藥工程專業生產實習[J].化工高等教育,2017(4):81-84.
[2] 林禮區,周晨,姜銳,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9):204-207.
[3] 湯化偉,段體蘭,鄧苗苗,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高?;A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9):291-293.
[4] 趙永輝,劉淑玉.高校工科專業工程認證背景下教學改革探討[J].教改教法,2017(398):32-51.
[5] 陳俐穎,王豐,李紹斌,等.基于SPSS的生產能力儲備企業意愿調查分析[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7.38(3):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