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摘 要 通過對平頂山市2013到2017年期間環境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系統地闡述平頂山市主要水源地-兩庫一河(昭平臺水庫、白龜山水庫及其中間沙河河段)流域水質現狀,其主要污染因子仍為總氮,解析了平頂山市兩庫一河流域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和原因,并據此提出了環境對策,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關鍵詞 兩庫一河流域 水質變化趨勢 水環境
中圖分類號:X8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77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Changes in the Two Reservoirs and
One River Basin in Pingdingshan
LI Ruixia
(Pingdingsh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of Pingdingshan City from 2013 to 2017,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main water source of Pingdingshan City - Liangkuyi River (Zhaoping Reservoir, Baiguishan Reservoir and its intermediate Shahe reach) wa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 is still total nitrogen, which analyzes the trends and causes of change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two reservoirs and river basins in Pingdingshan City. Based on this, it proposes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provide a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two reservoirs and one river basin; water quality trends; water environment
1 兩庫一河流域概況
兩庫一河(昭平臺水庫、白龜山水庫及其中間沙河河段)流域地處平頂山市中西部,伏牛山與外方山東麓,東西長約93.76km,南北寬約47.54km,面積2494.97km2。流域含蓋魯山縣大部分地區、石龍區、寶豐縣西南部分地區、平頂山市西部地區以及新城區。兩庫一河流域屬淮河流域沙河上游,沙河發源于石人山主峰東麓,自西向東貫穿規劃區,長108km,流域總面積2432km2。在魯山縣境內流域面積在30km2以上的支流23條,其中沙河、蕩澤河、清水河、七里河、澎河較大。兩庫一河流域內有大型水庫2座,即白龜山水庫和昭平臺水庫,中型水庫2座,即澎河水庫和米灣水庫。
整個兩庫一河呈東西向帶狀分布,昭平臺水庫上游清水河以西部分地形以山地為主,污染來源少,自凈能力強。昭平臺水庫以東區域地形平坦、人口密度大分布有多個大型鄉鎮以及魯山縣、石龍區等重鎮,經濟發展水平高,點面源污染分布密集,是重點評價區域重點區域。
2 實驗部分
2.1 調查對象
兩庫一河流域:白龜山水庫、昭平臺水庫、四條入白龜山水庫河流(沙河、澎河、應河、冷水河)。沙河是主要入庫河流,水量約占入庫總水量的78.8%;澎河占9.8%、應河約占10.2%、冷水河約占1.2%。
2.2 評價方法及水質監測斷面布設
對平頂山市2013到2017年期間環境監測數據的年均值進行分析,本次重點分析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河流及湖庫評價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以Ⅲ類水質標準值作為評價標準。鑒于入庫河流總氮沒有評價標準,入庫斷面離水庫很近,從取水口水質安全考慮,總氮指標按湖庫Ⅲ類水質標準值單獨評價。
水質監測斷面布設見表1。
表1 水質監測斷面
2.3 監測結果的的統計
水質監測斷面監測結果統計見表2。
2.4 水質變化趨勢分析
兩庫一河流域水質污染范圍呈縮小趨勢、水質類別變化明顯。五年中,兩庫一河流域監測斷面水質劣于Ⅲ類的2013年為2個,占全部監測斷面的28.5%,2014年為無,占全部監測斷面的0.0%,2015年為1個,占全部監測斷面的14.2%,2016年為1個,占全部監測斷面的14.2%,2017年為無,占全部監測斷面的0.0%。各斷面水質類別變化見表3。
2013年~2017年五年期間,兩庫一河流域地表水水質類別比例整體波上升,整體由輕度污染變為優。五年中,兩庫一河流域地表水水質級別2013年為輕度污染,2015年和2016年為良好,2014和2017年均為優,五年來存在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因子的污染。
2.5 調查期間入庫河流總氮分析
白龜山水庫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0.68~0.94毫克/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值;昭平臺水庫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0.84~1.20毫克/升,除2014年,其他年份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值;應河葉營橋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1.76~8.90毫克/升、應河西滍漫水橋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4.01~7.27毫克/升、沙河關廟杜(西羊石)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1.64~1.96毫克/升、澎河新孔莊橋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2.54~4.10毫克/升、冷水河田莊橋斷面總氮年均值范圍為2.85~13.5毫克/升,四條入庫河流總氮年均值均不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湖庫Ⅲ類水質標準值。
3 現狀和變化趨勢原因分析
水質污染范圍呈縮小趨勢、水質類別變化明顯。2017年兩庫一河流域7個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均能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值。2013年~2017年期間,兩庫一河流域地表水水質類別整體比例波動上升,整體有輕度污染變為優。五年中,兩庫一河流域地表水水質級別2013年為輕度污染,2015年和2016年為良好,2014和2017年均為優。
原因分析:魯山產業集聚區工業廢水污水處理廠工程、魯山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工程、魯山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石龍區污水處理廠工程、魯山縣堯山鎮污水處理廠工程已建成投入運行,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沿線集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部建成投入運行,魯山縣庫區鄉黑虎石村入昭平臺水庫污水工程已投入運行。白龜山水庫一、二級保護區內沿岸村落污水處理已投入運行;關停了禁養區的養殖企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通過雨污分流、干清糞以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昭平臺水庫斷面總氮2014年年均值超標,四條入庫河流五年來存在有機物,氮、磷元素的污染,氮元素污染更甚一籌。2017年氮元素污染仍為主要因素。其主要污染來自上游的生活污水及種植業面源污染。此外,部分主要河流的局部河段超標嚴重,如將相河入沙河前水質極差,2013年到2017年一直是劣V類水體,污染物主要是魯陽鎮生活污水,有機物和氨氮濃度很高;大浪河軍營溝斷面水質較差,除2013年是Ⅳ水體外,2014年到2017年一直是劣V類水體,污染物主要是石龍區生活污水,有機物和氨氮濃度很高。
4 治理建議
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加強城鎮生活污染防治,加強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大湖泊內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入湖河流污染治理力度,加強流動源環境風險防范。
5 結論
通過對平頂山市兩庫一河流域水質現狀分析得出:平頂山市兩庫一河流域其主要污染來自上游的生活污水及種植業面源污染,2017年氮元素污染仍為主要因子。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飲用水源水質的提高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飲用水源的監測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2] 河南省平頂山市白龜湖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3] 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環辦[2011]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