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隸栗
摘 要:在北京建設行政副中心和城市功能重塑的過程中,在京流動人口盡管會減少,但在一定時期內依然會大量存在,而流動人口需要各種服務也是一個客觀存在。因此,將以流動人口為服務對象的社會企業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其為流動人口提供服務的狀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同心互惠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服務對象的訪談對其服務供給狀況展開調查。
關鍵詞:流動人口;社會企業;同心互惠
為了“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帶動區域發展”,[1]2012年6月,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了在通州建設城市副中心的戰略,[2]2014年初,習總書記到北京市視察時提出“結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3]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速度全面提升,各個重要功能區建設也全面展開。[4]2015年8月,北京“四個中心”的建設定位得以明確,即將北京建設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5]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企業、工廠陸續遷出,在其中就業的大量在京流動人口的居住和工作地也發生了變化。但可以預見的是,北京市流動人口在一定時期內依然會在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關注流動人口的服務需求并在能力范圍內予以滿足不僅能夠體現首都的包容性,也能夠為將北京建設成為首善之區做出重要貢獻。
北京同心互惠科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心互惠”)正是以流動人口為服務對象的社會企業。[6]將其作為個案進行研究,將有利于我們一窺在特殊背景下,以流動人口為服務對象的社會企業的服務供給狀況。
同心互惠辦公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皮村,其業務領域主要包括二手服裝店(4家店位于朝陽區、分別有2家店位于順義區和通州區)、電腦店(1家店位于通州區)、同心桃合作社(位于平谷區)、女工合作社和網上書店。其中,同心桃合作社提供桃樹認養服務并已具備會議、拓展、培訓等功能。在前述業務領域之外,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圖書借閱、法律咨詢、各類講座和培訓、組織演出和教育服務(同心實驗學校,設有學前部和小學部),其中,除教育服務以外,其他服務均為免
費。[7]
為完成本次調查,筆者從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對同心互惠相關人員進行了訪談,主要訪談對象是同心互惠服務對象和同心互惠負責人。其中,同心互惠服務對象30人次,(29人次為流動人口,1人次為北京皮村人);同心互惠負責人王德志3次,除組織負責人以外,訪談對象皆為隨機選取,共計33人次。[8]
一、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
為了了解同心互惠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服務的看法,筆者在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所在的活動大院(以下簡稱“活動大院”)內對30人次的服務對象進行了訪談。受訪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
在受訪服務對象中,男性受訪者居多,占總計數量的70%,女性受訪者只占總計數量的30%,[9]詳情見表1。
受訪服務對象或其配偶的出生年份集中在1970年-1989年之間,即以通常所說的70后和80后為主體,90后次之,60后最少。[11]詳情見表2。
受訪服務對象或其配偶的學歷以初中為主,約占總計數量的73%,小學學歷者約占總計數量的17%,高中學歷者約占總計數量的7%,本科學歷者約占總計數量的3%。[13]詳情見表3。
就從業狀況來看,除1名受訪服務對象為打工而來北京,但到接受訪談時已經不再工作而是照看孫子以外,其余受訪服務對象或其配偶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約占總計數量的76%。這與1名志愿者的經驗相符,該名志愿者經過3年的觀察發現務工者多從事體力勞動。[15]詳情見表4。
二、同心互惠服務供給狀況調查
(一)服務對象知曉同心互惠的方式具有多樣性
從訪談情況來看,朋友、同事和同鄉告知或者帶領前往的方式占主導地位,約占總計數量的42%。其他知曉方式雖然不占主導地位,但大多也和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有或多或少的聯系,所以可以這樣理解,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本身就是受訪服務對象對其知曉的一個主要方式之一。[17]詳情見表5。
(二)服務對象接受過的服務或者幫助具有多樣性
受訪服務對象因居住在皮村時間長短不一,個人與家庭情況各異,所以受訪服務對象提及的曾經接受過的服務或者幫助非常多,經筆者歸類之后依然有10種之多,基本上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受訪服務對象都有所提及。其中,以休閑娛樂服務和在二手服裝店購物被提及的頻率最高,二者相加約占總計數量的66%。可見休閑娛樂和銷售二手衣物是同心互惠供給服務中知名度最高的服務種類。[22]詳情見表6。
(三)同心互惠產生的正面影響獲得服務對象認可
從受訪服務對象的回答情況來看,占總計數量90%的受訪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對其產生的正面影響的評價較高,即“非常大”、“大”和“比較大”,而選擇影響“不大”和本人無法確定影響的只占總計數量的10%。從受訪服務對象的選擇來看,在同樣的理由之下,受訪服務對象可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而同樣的選擇,理由也往往不盡相同。[25]詳情見表7。
(四)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服務的認可度高
受訪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服務的認可度較高,選擇“非常好”、“好”和“比較好”的數量約占總計數量的97%,而選擇“不好”的受訪服務對象給出的理由其實與同心互惠的服務并無關系。[27]詳情見表8。
(五)同心互惠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狀況良好
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項目種類繁多,都是針對流動人口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務,但是考慮到服務對象的個體需求具有多樣性,所以筆者期望了解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夠滿足受訪服務對象的需求。筆者通過訪談得知,占總計數量60%的受訪服務對象明確表示同心互惠的服務能滿足其需求;明確表示只能滿足其某方面需求的約占總計數量的7%;以“基本能”、“還行”、“比較滿意”等類似表述來回答的約占總計數量的23%;表示“不是很能滿足”和“不能滿足”的約占總計數量的7%。如果將表9中的前五項均視為“能滿足”受訪服務對象需求的話,這個比例將占到總計數量的90%;即便去掉第二項即只能滿足某方面需求之后,這個比例也可以達到總計數量的83%。[29]詳情見表9。
(六)二手衣物銷售和休閑娛樂服務滿意率最高
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項目眾多,也較為零散,不是所有服務項目都會被所有受訪服務對象提及,而受訪服務對象提及的最滿意的服務項目也很多,但是絕大多數服務項目被提及的次數在1-3次之間,被提及最多的是二手衣物銷售和休閑娛樂服務,分別約占總計數量的33%和23%。可見,同心互惠二手服裝店的存在最能滿足受訪服務對象在物質方面的需求,而休閑娛樂服務最能滿足受訪服務對象在精神方面的需求。[31]詳情見表10。
(七)同心互惠的服務對服務對象的吸引力強
流動人口尤其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流動人口對居住地的選擇范圍其實較為有限,主要以城鄉結合部為主。因為這種區域的房租不會太高,而交通相對便利。同時,城鄉結合部的各種服務供給也相對匱乏。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雖多,但除了二手服裝店和能夠依托服裝店提供的包括圖書借閱等服務以外,很多服務項目并不能像其二手服裝店一樣分布廣泛。因此,居住在皮村及其周邊的服務對象是接受服務最多、最全面的群體,這個群體對以后居住地的選擇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同心互惠提供的服務對其服務對象的吸引力。可以說,這個吸引力是足夠高的。如果因故離開皮村,明確表示“會”或者“肯定會”盡量選擇有類似服務供給地居住的受訪服務對象約占總計數量的93%,而這個比例其實可以更高。因為1名在通州工作和居住的受訪服務對象表示希望居住地有類似服務供給機構,還有1名受訪服務對象是皮村人,其要求只是有跳廣場舞的軟硬件即可,而且還表示其原居住地拆遷后所分房屋所在的小區也能夠跳廣場舞。[33]詳情見表11。
三、結論
同心互惠從流動人口的需求出發為其提供了種類豐富的服務,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對現有服務進行評價是應有之意,而這種評價應從兩個角度展開,一是同心互惠的內部評價,二是服務對象的外部評價。本文正是為了外部評價而開展的調查。從結果來看,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的服務是十分認可的,但是也不能忽視問題的存在,包括有的服務需要完善,有的服務需要增加,服務對象對同心互惠的知曉率需要提升等。[36]在北京市建設行政副中心,城市功能重塑的背景之下,將有待改進之處進行妥善處理,無論是對同心互惠,還是對流動人口都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朱競若、余榮華:《關于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北京市回應三大熱點問題》,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14/c1001-27304094.html,2018年8月24日訪問。
[2]參見朱競若、余榮華:《關于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北京市回應三大熱點問題》,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14/c1001-27304094.html,2018年8月24日訪問。
[3]朱競若、余榮華:《關于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北京市回應三大熱點問題》,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14/c1001-27304094.html,2018年8月24日訪問。
[4]參見朱競若、余榮華:《關于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北京市回應三大熱點問題》,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14/c1001-27304094.html,2018年8月24日訪問。
[5]《官方明確京津冀功能定位 北京擔當“四個中心”》,中國新聞網,http://finance.chinanews.com/gn/2015/08-23/7484049.shtml,2018年8月24日訪問。
[6]參見2014年7月10日筆者對同心互惠負責人王德志的訪談記錄。
[7]參見2016年7月22日筆者對同心互惠負責人王德志的訪談記錄;參見2018年8月30日筆者對同心互惠負責人王德志的書面訪談記錄。
[8]在接受訪談的29人次的流動人口中,絕大多數是來京務工人員,也有少數是來京務工人員家屬、自主創業者等。如果未作特別說明,訪談形式皆為面對面訪談。[9]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地點皆為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所在活動大院(位于北京市金盞鄉皮村,其對面即為同心互惠辦公大院)的工友之家辦公室內或者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外的圖書室內。
[9]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0]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1]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因為筆者需要了解流動人口在北京的就業情況,所以遇到隨配偶來北京的訪談對象(皆為女性),筆者會詢問其配偶的出生年份、學歷、從事的工作等情況。
[12]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3]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4]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5]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2016年7月27日筆者對工友之家志愿者的訪談記錄。
[16]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7]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8]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19]從內部管理上講,同心互惠隸屬于工友之家,而工友之家的注冊性質在2016年也發生了變化,由企業轉變為民非。參見2014年7月10日、2016年7月22日筆者對同心互惠負責人王德志的訪談記錄。
[20]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工作人員的訪談記錄。
[21]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2]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3]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4]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5]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6]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7]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8]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29]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0]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1]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2]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3]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4]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5]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36]參見2016年7月-2017年12月筆者對同心互惠服務對象的訪談記錄。
本文為2015年度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青年骨干個人項目——《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背景下的社會企業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5000020124G079。
(致謝:真誠感謝接受筆者訪談的所有訪談對象!)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