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峰
摘 要:檢察文化建設到底是將已有實踐提煉為精神內涵,還是擬制一種虛擬的精神內涵告訴干警這就是我們的檢察文化?很顯然,前者才是檢察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但是,由于擬制一種虛擬精神內核比提煉一種實際的精神要素簡單的多,因此在實踐中很多檢察機關在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時往往選擇了后者,導致檢察文化建設陷入了內容空乏的困境。
關鍵詞:檢察文化;誤區;核心;方向;共享
當前,檢察文化建設如火如荼,但千篇一律、效果不佳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如何更好地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接地氣、提高干警參與感是關鍵。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筆者認為,當前檢察文化建設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改進。
一、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誤區
在當前全國檢察機關大力開展檢察文化建設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為了追求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內涵,導致檢察文化建設常常陷入一種舍本逐末的誤區。
例如青年干警在檢察文化建設過程中常常討論的一個問題:檢察文化建設到底是將已有實踐提煉為精神內涵,還是擬制一種虛擬的精神內涵告訴干警這就是我們的檢察文化?很顯然,前者才是檢察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但是,由于擬制一種虛擬精神內核比提煉一種實際的精神要素簡單的多,因此在實踐中很多檢察機關在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時往往選擇了后者,導致檢察文化建設陷入了內容空乏的困境。
內容是本,形式是末。在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時必須牢牢把握內容決定形式的方向,將檢察工作中已經產生的良好現象進行提煉,使每一名檢察干警都成為所在院檢察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體驗者,都能從檢察文化的形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只有這樣,才能讓所在院的檢察文化成為干警引以為傲的特質,才能讓檢察文化建設起到凝聚干警人心、強化隊伍建設的作用。
二、把握檢察文化建設的核心
筆者認為,檢察文化的核心可以概括為“一件事實、一種形式、一個氛圍”。
“一件事實”就是檢察工作的重要成果或者積極事件,“一種形式”就是記錄重要成果或者積極事件的載體,“一個氛圍”就是重要成果或者積極事件發生后對干警心理上產生的積極作用。例如筆者所在的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近期由于天氣炎熱,院黨組安排食堂每天下午為干警準備綠豆湯、酸梅湯、紅豆薏仁湯等冷飲,黨組作出決策、食堂制作冷飲的過程被干警用圖片、文字等方式記錄下來,干警在喝到冷飲后精神倍增,既感念領導關心、又體悟食堂辛苦,在不自覺中,干警就會在心里產生了以院為家、努力工作的心理反應。在這個具體事例中,黨組安排冷飲就是“一件事實”,記錄的圖片和文字就是“一種形式”,干警的積極反應就是“一個氛圍”。其中,“一件事實”是文化形成的基礎,“一種形式”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一個氛圍”就是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
有了這三個核心,就是一次具體的文化創造過程。有了無數次具體的文化創造過程,就會使無數次的“一個氛圍”成為一個集體的文化習慣,繼而反過來促進更多“一件事實”的發生,形成循環往復的文化創造過程,使以院為家、團結友愛、愛崗敬業的文化根深蒂固。
當前,部分院的檢察文化建設一味奢求展示“一個氛圍”,妄圖廣告出一種集體的精神內核,這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展現出的只會是空中樓閣。這種脫離內容和形式的文化建設,往往導致文化建設既缺乏相關事實,也偏離了營造“一個氛圍”的目標,忽視了文化對隊伍建設的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導致干警參與度不高、切身體會不夠,文化建設常常淪為政工部門的一項負擔。因此,在檢察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以事實為基礎,形式為保障,氛圍為目的,抓住三個核心,才能使檢察文化建設有內容、有載體。
三、明確文化品牌建設的方向
文化品牌需要通過展廳等符號來展現,在當前檢察文化展廳建設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要如何通過展廳建設突出檢察文化品牌呢?
首先,要明確文化建設品牌的主線。文化品牌建設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文化內容,而是應當從所有的文化內容中挑選其中具有品牌性的內容進行集中展示。對于檢察機關來說,作為個性文化的檢察職能更能提升檢察干警職業榮譽感,更能凸顯檢察文化的品牌性。同時,相比精神內涵,檢察職能更能直觀地予以展示,也更能吸引人民群眾的關注,可以避免文化品牌建設陷入空虛無物的陷阱。因此,以檢察職能為主線打造文化展廳等符號,是建設檢察文化品牌、展示檢察文化成果的重點。
其次,檢察文化品牌的塑造要接地氣。部分檢察院“某某文化”的主題對該院檢察文化的特質進行了高度概括,較好地凸顯了品牌特色。然而,在“某某文化”的局限下,檢察文化的內容往往為了向主題靠攏而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或者被過度延伸,造成了文化品牌過于藝術化,不接地氣,甚至偏離實際的情況,與檢察司法工作扎實開展的理念和實際亦不相適應。因此,在塑造檢察文化品牌時,要盡量避免刻意拔高,以接地氣的方式展現檢察工作的成果,使文化從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成為每名干警都能參與、都能傳唱的“下里巴人”。
最后,檢察文化品牌展示要切合干警工作實際。一個集體的文化沉淀更依托于無數成功的經歷,對于檢察機關來說,可以是一件大案要案,也可以是一次競賽得獎,這些成功的經歷必定是干警親身經歷過的喜悅和自豪。只要將這些成功的經歷用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就是一種集體的文化,就是與干警工作實際的契合。在檢察文化展廳建設中,可以用不同的板塊來分別展示廉政文化、大案要案、競賽成績,以及干警風采、歷史沿革等內容,使文化建設內容切實反映干警工作和檢察機關發展歷史,如此才能確保檢察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四、促進文化成果價值的共享
檢察文化建設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檢察機關內部。推進檢察文化與人民群眾共享,是保持檢察文化活力,提升干警成就感的重要途徑。
一方面,要用專業法律知識搭建起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作貢獻。檢察機關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專業的法律知識,而當前人民群眾對法律知識的迫切需求為檢察機關提供了機會。通過檢察媒體傳播和普法活動,向全社會分享檢察法治文化的成果,對檢察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要鼓勵創作具有特色的檢察文化作品,使檢察文化成為社會通俗文化的一部分。例如通過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全面展現了檢察工作的日常和檢察干警的風采,又例如部分檢察干警的個人自媒體在全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也是對檢察文化向社會分享的最好表現。
分享快樂才會更加快樂。促進檢察文化與社會的共享,在發揮檢察文化促進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檢察文化建設對凝聚干警人心、強化隊伍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但還存在很多亟待改進的地方,需要全體檢察干警在實踐中不懈探索,才能使檢察文化真正成為有聲有色、有名有實的香甜果實。
(作者單位: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武漢 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