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摘 要:當前社會要求幼兒教師既要有崇高師德,又要在實踐中掌握幼兒心理、指導游戲方法等嫻熟的專業技能,本文以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為例,以人才培養模式分析入手,探討將職業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問題研究的辦法及方向。
關鍵詞: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幼兒教育;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
為了要完善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體制機制,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職業精神等,推動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社會要求幼兒教師既要有崇高師德,又要在實踐中掌握幼兒心理、指導游戲方法等嫻熟的專業技能,因此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類專業“德技并修、工學結合”模式的育人機制調查研究符合專業發展趨勢,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是高職院校新開設專業。目前各高職院校的育人機制中,對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企業需求等方向研究較少。本文以我院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以下簡稱“幼兒”)為例,以人才培養模式分析入手,探討將職業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問題研究的辦法及方向。
一、將職業精神融入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完成“德技并修”
(一)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和素養
我國幼兒教育發展較快,政府持續穩定加大對幼兒教育的財政性投入,全面二孩政策迎來新一輪嬰兒潮,然而對于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幼兒教育尚處于萌芽發展階段。目前幼教行業現狀:家長對于優質幼兒園的需求與日俱增,更加注重孩子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養成。我國公辦幼兒園數量增長趨緩,在園幼兒數呈下降趨勢。民辦幼兒園在辦園數量和入園幼兒上都占據著半壁江山,但是民辦幼兒園質量參差不齊,“入園難”的根本原因是優質低價幼兒教育整體供不應求。因此,亟待需要高素質的幼兒教師促進整體幼兒教育的發展。
幼兒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了解幼兒教育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師于課堂中滲透這些知識將有助于幼兒專業學生掌握幼兒教育規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實際上,每個幼兒教師都是按照自己對兒童發展與教育的觀點和看法來組織教育教學的。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了他在教育過程中樹立什么樣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策略,對兒童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梢哉f,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育行為,它影響教育的效果和兒童發展方向。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幼兒教育知識,關注教育形式的變化,研究教育實踐,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創新。因此,在高職幼兒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將職業精神融入課堂,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系統掌握現代幼兒教育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幼兒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業務能力,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事業發展與改革需要,培養出適合并能夠從事幼兒園、早期教育機構、社區等相關領域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教學方法改革與課程建設思路
專業理論課教學內容建議使用講授法、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等方法,借此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教給學生如何理解、分析、歸納、總結教育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開展課堂討論,教育家生平故事介紹,經典教育實驗展示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技能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準確的提煉出知識點,詳細的講解,帶領學生操作練習,及時給與學生指導,再歸納出操作要領。專業技能學時有限,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督促制度,提高學生課后練習的質量,保證正常的教學進度。善于利用現代化工具輔助教學,通過欣賞、觀摩、舉例、對比,讓教學的內容變得直觀、豐富、生動。易于學生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五大領域教法技能訓練中,科學的運用模塊式教學,既能使教學內容容量擴大,并相對獨立,又能使模塊間知識相互滲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開辟第二課堂
高校第二課堂活動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第二課堂具有豐富性、互動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也需要具有這些特點。把教師專業技能培養和第二課堂結合起來,既增強了第二課堂的實踐性,也拓展了第二課堂的領域,把第二課堂與幼兒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結合起來,利用第二課堂靈活的形式和趣味性,提高幼兒專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能促進技能的培養。
二、將職業精神融入到教學實踐,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育人機制
(一)課程體系構建
幼兒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應具有鮮明的行業特征和專業特色。以行業需求和職業面向為依據,按照職業崗位要求和職業能力標準進行構建。同時在強化專業特色的基礎上,突出實踐性,體現“循序漸進”的能力遞接增長規律。通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和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達到培養優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師資隊伍建設
科學有效的教師資源,一定是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首先要立足于“雙師”隊伍建設。一些校內教師不具備與專業完全相匹配的“雙師”資質,必須抓緊培養落實,盡快提升其職業能力。另外,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隊伍更是改善師資結構,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教師資源的必要有力補充。高??梢云溉尉邆湓鷮嵗碚撝R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校外行業專家擔任幼兒專業兼職教師,負責職業操作技能性強的核心技能課程和部分專業講座的授課任務,建成一支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的“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更有利于完成“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
(三)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實習實訓是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實習實訓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是學生了解社會和企業、接觸生產實踐的橋梁。因此,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對教育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畢業生與崗位之間的銜接、產學研合作雙贏、“雙師型”教師培養、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等方面都具有推動作用。幼兒專業以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決定了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并將實踐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作為幼兒專業教學的重點。為了體現幼兒教育專業辦學特色,更好落實“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育人機制,各高校院校應與所在地區多家優質公辦、民辦幼兒園簽訂校外實訓基地合作協議,在促進地區區域經濟的同時,這些校外優質園所可以為學生專業認知、保育實習、教育實習、頂崗實習、就業等實踐活動搭建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李書安、劉麗,《高職院校實踐育人機制的構建》,湖北社會科學,2014.11.
[2]帥曉華,《高職院校構建校企合作育人機制研究》,新課程研究旬刊 , 2015.08.
[3]劉紫婷,《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討》,中國高教研究,2007.08.
[4]劉向信,《高校育人新機制探索:情感、激勵、嫁接三結合》,人民出版社,2008.07.
[5]李春光,《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當前幼兒園人才需求匹配度研究》,教育現代化,2017.01.
[6]譚映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科教導刊,2017.01.
[7]譚赟赟,《在第二課堂中培養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探究》,課程教育研究, 2014(33).
本論文為天津濱海職業學院2018年度院級課題“‘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調查研究——以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為例”(課題編號:201807)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天津 30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