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雯雯
摘 要:教育是愛的滋潤,是情的灌溉,是心的融合,是塑造人的事業(yè),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尤其是面對幼兒園里的孩子,賞識教育無疑是最簡單而高效的方式,可以開啟孩子的心扉,為他們撐起一片絢爛的天空。
關(guān)鍵詞:賞識教育;幼兒園;學前教育
賞識教育總是高頻率出現(xiàn)在不同的校園里,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1]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尤其是面對幼兒園里的孩子,賞識教育尤為重要。周弘老師在《賞識你的孩子》[2]一書中寫到:“賞識教育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jié)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賞識教育是一種尊重生命規(guī)律的教育,教會父母和老師用“花苞心態(tài)”調(diào)整了教育中的“功利心態(tài)”;賞識教育是一種實現(xiàn)自身和諧、家庭和諧、親子和諧、師生和諧、社會和諧的細胞工程。
一、賞識教育的具體方法
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多元化已成為當前教育的趨勢,這就要求每位教師要以人為本,促進幼兒與教師的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們不僅呼喚著一種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提倡一種“平等交往”;更要去體察和探明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充分發(fā)揮賞識教育的作用,增強孩子自信心,獲得成就感。
一是以公正的態(tài)度賞識孩子。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寫滿了對老師的崇拜、尊敬和信賴,尤其是剛?cè)雸@的小班孩子,剛來園都要哭一陣子,集體活動也不聽老師的指揮想干啥就干啥,這時候賞識教育最管用。記得一次游戲活動結(jié)束,我發(fā)現(xiàn)一個叫軒軒的孩子還站在玩具柜邊,手在筐子里不停地翻動挑揀玩具,只見他把其他孩子放亂的玩具一個個挑出來分類放在玩具框里。我笑著說道:“你真能干,把玩具分類擺放的好!”他聽后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從此,我一直善用賞識教育,請家長在家對孩子好的舉動多表揚和鼓勵,漸漸地孩子不哭了。教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知時節(jié)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
二是以發(fā)現(xiàn)的目光賞識孩子。《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3]提出的發(fā)展性原則,要求我們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尤其是剛接手的班級,總有孩子和老師有距離。我就遇到了這樣一個男孩子梓豪,一直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通過和家長溝通才知道,孩子從小是放在親戚家長大的,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了現(xiàn)在的他。于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他在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揚他,并讓他做示范。在不同的贊許、鼓勵下,他漸漸大方起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夸獎就能改變的。
三是以寬廣的胸襟賞識孩子。一個老師的胸襟可以改變很多孩子的胸襟。面對孩子的過錯,我們必須要寬容。每個班里,都有愛告狀的孩子,聽到“老師,童童搶我玩具了”,“老師,童童用彩筆畫我衣服”這樣的聲音,我們只能用寬廣的胸襟接受他。對于童童這樣的孩子,僅僅靠批評是不管用的。“他喜歡幫老師干活”,有個小朋友說,我立即就選他做老師的小幫手,他每天都做得很認真,很快樂。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是不同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dǎo)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二、賞識教育對孩子成長的積極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共性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由此可見,賞識激勵的存在至關(guān)重要。
一是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賞識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潛能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教師,應(yīng)該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讓人可以賞識的閃光點。作為孩子的呵護者,應(yīng)該積極為孩子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有策略地開展賞識教育,并機智地指出他們的缺點,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人格,挖掘他們多方面的潛能。
二是賞識教育意味著對孩子滿滿的信任和期待。在教育活動中,總有老師“恨鐵不成鋼”,但這樣的老師往往忽略了賞識教育的作用,而他眼前的這些孩子更期待他的鼓勵和贊揚,更渴望上進。只要我們充分地賞識他們,他們就會很樂意展示自己,上進的動力會更大,可塑的空間也更大。
三是賞識教育需要教師做到“兩勤”。“嘴勤”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wù)。只要孩子們有一丁點兒的進步,就應(yīng)該積極的給予肯定,如 “你今天的表現(xiàn)真棒!”“你今天的畫完成及時,色彩真漂亮!”其次是眼勤。作為教育者,應(yīng)該擁有一雙善于洞察的慧眼,時時、事事去捕捉孩子的點滴變化,及時地指出對錯或給予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賞識教育需要愛的滋潤,情的灌溉,心的融合。賞識教育是在差異和尊重的基礎(chǔ)上所產(chǎn)生的一種良性的教育方式,是一種認識和欣賞,是一種理解和信任,更是一種激勵和推動。它需要教育者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心靈普照陽光,彰顯個性,釋放潛能,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
[2]周弘.賞識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兒出版社,2000(2):16-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EB/OL].(2018-03-20).https://baike.baidu.com/item/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6604495.html.
[4]張仁賢,劉煥新.如何賞識和激勵學生[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