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利軍
摘 要:因材施教要適合新形勢,根據群體差異而施教。群體差異廣泛存在于教學中,有些人沒有做到因群體差異而施教,在教學中造成很多弊端。例如,有些部門或學校盲目引用外國經驗,生搬硬套外國教法,結果導致教學秩序混亂,教學效果事倍功半。有些人不考慮本校情況,盲目學習外地經驗,模仿外校教學方法,結果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這不是外地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自己的教學條件、教學設備以及教學基礎趕不上人家,不適應外地教法。我們要懂得因群體差異而變通,因群體而施教。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因材施教;學生;方法
1學生的心理差異
一類學生,由于在以前的學習中,無論是文化課,還是體育課,成績都好。因此,對于高中的體育教學內容充滿信心,總是覺得自己對任何學習任務都有十分把握完成。這類學生表現總體是好的,但它不利于對學習困難的思想準備,一旦出現自己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時,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增加點難度,使之養成對任何事情都要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完成的習慣。這樣才不至于面臨難題措手不及。另一類學生是在以前的體育課程學習中,水平處于中游,許多內容都要經過一番努力才能達到較好的成績。這類學生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他們知道自己哪方面差,哪方面好,所以對于每堂課的學習都很用心和認真,因此可以比較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對這種學生應該注意培養他們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因為稍一松勁,就有可能出現下滑的現象。只要保持旺盛的學習勁頭,才能完成學習任務。還有一類學生是心理素質比較差的。這種學生沒有較強的自信心,總是覺得自己能力差,根本完成不了學習任務,對學習采取消極態度。對這些學生,我們應該對其進行體育教育的同時,又要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懂得體育課可以充分的放松由其它學科帶來的緊張情緒,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對將來走向社會和工作崗位都有許多益處。同時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度。
2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傳授體育科學知識、基本技能、增強體質、開發學生智力的途徑。在教育體系中采用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教學要求。如今,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堅持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已經逐漸被更多的人認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由于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技術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不同,所以產生的教學效果也必然不同。體育教育教學對象是由不同心理、生理、身體素質組成的學生群體。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效果也就不同。如何使他們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揚長避短,使其達到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高中體育的理論和技能,又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學生各種不同的心理、生理、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情況,然后根據個體差異,采取相應的有效的教學手段。
3因材施教應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強調動作統一、秩序規范,是一種單一的、機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對興趣愛好、知識基礎、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千差萬別的學生,忽視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用同樣的方法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從而優等生吃不飽,后進生消化不了,學生失去自我,失去原有的個性,這顯然不能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這種教學容易扼殺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對學生群體的要求不能整齊劃一,而應因學生個性特點的不同加以區別對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體育教學要照顧個別差異,要求教師要在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揮。因材施教的本質和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摸清每個學生的個性、需要、優勢、弱勢及也有的基礎知識。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通過這一種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4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是比較適用的,它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因材施教。同時堅持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劃分,確定良好的教學方法,從而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到良好的分層教學,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體育的參與熱情,達到運動和鍛煉的目的,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更好的融入和適應社會;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素質水平進行教學,不片面追求運動的密度和強度,將運動量的安排做好周密的考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如耐久跑訓練,通過對跑步訓練的難度設置,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鍛煉和挑戰,從而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愛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因材施教,要本著以人為本,特長發展的要求,改變教育觀念,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設計課堂教學環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在分層教學中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創設良好學習氛圍,創新評價機制,兼顧“后進生”和“優秀生”的個別發展,最終實現共同提高。分層教學的方式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模式,在應對體育教學中同樣能夠起到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功效,它重視因材施教,重視和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能夠起到對學生教育的良好效果。在體育教育中能夠達到增強學生體育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素質的作用。同時也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方法的推進和改良,保證教學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雅莉.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4(06):23.
[2]王大偉.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