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利軍
摘 要:個人形成一種較為穩定心理狀況的總和稱為個性,個性于個人的生理特征的基礎上,于社會條件下,經過社會實際操作活動發展與形成稱為個性。體育教育教學具教育條件的開放性與教學結果的明確性、教學實施與教學內容多樣性、教學中人群溝通的頻繁性等優勢,為能夠順利達到體育教學目標,教師需深度分析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并針對性鍛煉。在體育教學指導中,學生于練習時,可充分表現自身的個性心理,使得教師易區別并針對性對待,從而成為完善與發展學生于個性成長的主要環節。
關鍵詞:體育;發展;學生;個性;地位;作用
形體訓練是以身體各部位姿態訓練為主的訓練內容,希望通過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訓練,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形態控制練習要點,最終完成有關體態、舞蹈、藝術體操等多種形式的綜合練習。在中職教學階段,深入開展形體訓練具有重要意義,能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1地位
1.1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與人文素質素養的提高
體育于一定范圍下對提升個人科學思想品德與文化素質等素質具一定的促使作用,體育運動過程中可以將思想素質培養融入進去,運動的人可以于不自主下感受到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提升個人的思想品質,訓練優良的道德素質,比如:對于學生進行球類競賽中,其成功的核心主要是需要大家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團結合作。體育活動屬于一項世界公眾活動,經過多樣化比賽,不論是觀眾還是運動員均會融入較大的激情,故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健身,并且可以顯著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激發學生愛國之情,并且可振奮人民精神,利于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1.2體育可增強人的體質
體育于人的發育生長過程中含有較重要的意義,一是,體育活動可增加機體大腦的血液循環,使大腦皮制興奮性與抑制性得以改善,讓兩者得以融合,并增強人體神經功能的靈活性及均衡性。同時,促進人體靈活迅速地接收外界刺激,從而增強大腦的整體分析能力。二是,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可使身體各方面的均顯著提高,比如:可促使骨骼更好的生長與發育,肌肉可加快營養物質的輸送,從而提高機體的工作效率等。三是,體育活動過程中,消耗的速度雖大,但可顯著加速身體代謝及血液循環,進一步改善各系統正常功能,使得人體組成的各個機能均得到平衡發展。
1.3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
體育運動屬于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的主要手段及途徑,它能夠充分讓學生的個性素養得以體現,學生于體育發展中的獲取成就可增加其對人生價值的自信心,并為之后進入社會時作鋪墊。自我完善最終途徑是社會奉獻,為人生價值實現的主要途徑,自身人生價值可通過多種方式予以實現,比如:可通過對一件事情努力上進,奉獻自身的汗水與青春,獲得優越的成績,為國爭光而實現;但在鮮花、掌聲、獎牌的背后是需要運動員很大辛苦與努力所換取,這不但證明運動者的人生價值,且亦證明社會對個人的認可與肯定,從而表明運動員的人生價值。
2作用
2.1增強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體育運動屬于一種團體活動,故于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結交較多愛好興趣相似的同學,從而可提升社會溝通及適應能力,進而能夠得到他人的喜愛與尊重,并且能夠通過體育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獲得的喜悅,滿足自身實現需求來證明個人能力,從而增強自尊心與自信息,使個性得以充分發展。
2.2促進學生形成穩定心理素養
學生于進行體育活動中,不僅在提高身體體質的同時亦可促使大腦細胞形成興奮狀態,通過刺激學生腦部感受器,形成主觀意識。于較長時間內,若機體能夠時常感受到某種運動刺激,并能夠于個性形成中產生穩定的心理狀況,該整個過程稱為心理效應。
2.3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和發展
其他教學與體育教學不同地方在于,后者學生于上課時,不只是固定于教室內,而是于室外很大的空間下進行學習,學生在此種學習環境下,能夠自由進行多樣化的游戲,從而能夠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學生能夠自由選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于教室的指導和組織下,將學生身體運動與思維活動有機聯合,從而使得學生個性能夠充分發展與展示。
2.4有助于學生養成高尚的職業品質
對于學生而言,形體訓練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課本之外的信息,并且其中一些復雜的活動需要學生付出努力和汗水后才能完成。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往往能養成堅定的意志。同時形體訓練也能培養學生的氣質,中職學生通過鍛煉,使自身的心理的活動強度、速度和靈活性方面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并且這些特征都會通過外部表現展示出來。由于中職學生在就業后普遍會從事各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此中職院校的職業培養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為社會各行業培養各種針對性人才。
3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了形體訓練在發展中職學生個性方面的地位與作用。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形體訓練的作用十分明顯,能夠推動中職學生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形體訓練的基本知識及方法,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控制及表現能力,矯正不良姿勢,提高審美情趣,使自身的形體姿態適應所從事工作的需要,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職業風范、能直接勝任各崗位所需要的相關技能的高素質的人才。為今后在工作中塑造良好形象,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相關院校在教育實踐中,應該積極推廣形體訓練,并將其作為日常教學的重點內容,努力提高形體訓練教學質量,使其能在中職教育階段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艷紅.體育在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7):106-108.
[2]陳元懷.淺析體育在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J].體育時空,2014,15(13):142-143.
[3]蔣艷華.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個性[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20(8):149-149.
[4]張業銀.探索小學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6,35(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