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曉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各學科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因此,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的融合與滲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感受傳統中的數學之美,而且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數學課堂,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措施
(一)提升教師隊伍的傳統文化素養
教師隊伍整體文化素養的提高對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至關重要。作為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首先,必須多多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用自己豐富的文化底蘊去感染學生;其次,教師課前應該全方面的查閱資料,探尋傳統文化與知識內容上的最佳契合點,爭做一名合格的文化傳承者。
(二)引入經典名人事跡滲透探索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到了許多數學家的事跡。在教學中應該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向學生們滲透這些數學家們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持之以恒,積極奉獻,為民族的富強而努力拼搏。例如,學習《圓的周長》時,向學生介紹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祖沖之取得這項成就的艱辛歷程,感受他那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科研態度,使學生深入體會數學豐富的人文價值。
(三)借助傳統小故事激發學生求知欲
數學知識枯燥乏味,然而引入傳統小故事,能夠極大地調動孩子們的課堂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汲取古人高超的智慧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例如,在講授《1噸有多重》這一節的時候,就可以引入“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學生探索欲,感受古人的智慧并了解數學的轉換思想。
(四)借用傳統小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本身就好玩好動,所以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傳統小游戲活躍課堂,使學生在愉快的文化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例如,《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擊鼓傳花”等小游戲都屬于民間傳統小游戲。在課堂上引入這樣的小游戲,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編,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十分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五)借助傳統文化呈現教學內容
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借助傳統文化呈現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到《確定位置》一節中,練習題以象棋棋盤的形式出現,實現了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緊密融合,學生倍感新奇,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而且還了解了象棋文化,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又如,在講到《軸對稱圖形》的時候,可以通過給學生呈現一些中國古代的圖案,例如窗花,刺繡等等,使學生進一步形象生動的了解軸對稱的含義,與此同時學生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中的數學之美。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所需遵循的原則
在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狀況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等特點,而且要根據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滲透,達到春風化雨般的浸潤效果。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長時間的堅持,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三、結束語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代教師,應該以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努力將傳統文化精髓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索欲,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關注數學,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了解傳統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自覺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精髓。